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宁波留守儿童1.3万人 三成在校没有朋友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7-05-30 07:53:44

  父母为生活四处奔波,留下他们孤独的身影在乡村守望;他们的童年,在缺少亲情的环境中悄然流逝———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全国超过2000万名,在我市大约有1.3万人。“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本报联合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对我市留守儿童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发现这是一个亟待关注的群体。

  全市留守儿童1.3万人

  我市留守儿童大约1.3万人。此次调查对象为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农村学龄前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小学生和初中生),年龄分布在0~16岁之间。调查共涉及12838人,其中余姚1209人,慈溪589人,宁海3295人,奉化2650人,象山4896人,鄞州82人,镇海27人,北仑46人,江北44人,海曙、江东无留守儿童(两区已无农村户籍)。

  调查显示,我市农村留守儿童中近50%的父母是外出经商,生活上的吃、穿、住都不成问题,经济状况相对较好。我市留守儿童也能基本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但是情感的缺失,却是他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

  部分家长在外出时给孩子充足的零花钱。所以在生活(主要是物质生活)的满足程度上,我市留守儿童的满意度相对较高,但存在无视金钱、过度浪费现象。调查显示,留守学生的零花钱主要用于购买零食的约占51%,用于买学习用具的仅占27%。

  学习成绩优秀者极少

  据调查,留守家庭中84.6%是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未成年人,15.4%由亲戚代管,可见隔代监护成了留守儿童主要的监护方式。尽管有82.4%的隔代亲人很高兴照顾留守儿童,但是由于体力、知识等原因,57.1%的隔代监护人表示“照看孩子感到吃力”。

  沟通是实现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而64.4%的监护人直接表示“很少或从不与孩子谈心”,只有11.3%留守儿童表示“有烦恼的时候和照顾我的人说”。在教育态度方面,58.8%的隔代亲人及73.1%的亲戚表示“只照顾生活,别的不管”。40%的未成年人也感觉和他生活在一起的人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帮助。

  绝大多数监护人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厌学、逃学现象时有发生。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者极少,约23%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约6%的学生有逃学现象。

  孤单无助感到被遗弃

  双亲关爱缺位导致留守儿童孤独感增强。也许由于经济原因或者生意太忙等原因,留守儿童的父母回家次数也普遍比较少,40.17%的父母是半年左右才回一次家,其中仅在春节回来的占33.2%,还有11.1%两年或三年才回来一次。

  调查发现,30%的孩子在学校没有朋友或只有1~2个朋友;30%的孩子遇事不会主动与监护人商量。在了解他们心理感受时,回答“看到别的小孩和父母在一起感到难受”比例最高占到41.3%,“孤单无助感到被遗弃”占到27.7%。甚至还有6.6%的子女表示有过“有离家出走的念头”。

  在问及他们有什么心愿时,95%的未成年人非常想念在外的父母,希望父母在家陪伴自己,或者至少能有一人留在家里;90%的留守儿童希望爸爸妈妈常回家或多打电话,希望爸爸妈妈在外保重身体,希望爸爸妈妈回来帮助指导学习。记者卢科霞胡珊通讯员周云剑韩淑静众宣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