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国经济开放的东亚区域融合
融入与整合东亚经济
《第一财经日报》:过去30年对外开放历程中,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更深入地加强了与东亚经济体的联系。
在日本“雁型模式”引领东亚经济之后,中国正被广泛地认为在东亚经济中充当最为重要的角色。
李向阳: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经济与东亚经济的整合程度非常高。近年来,中国已经开始取代日本成为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者。另一方面,中国贸易收支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又来源于东亚经济。换句话说,中国正在承担着东亚地区对整个世界贸易收支不平衡的“恶名”。
这种特殊的联系需要从中国在整个东亚生产网络中的产业链条上来观察。目前全世界有三个代表性的国际生产网络:第一个是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基础的国际生产网络;第二个在中东欧地区形成的国际生产网络;第三就是东亚地区的国际生产网络。
和其他两个网络相比,东亚国际生产网络面临着两难困境:一方面东亚生产网络的区域配置是跨国公司依照比较优势自然选择的结果;另一方面,东亚国际生产网络缺少区域内最终消费市场。在北美地区的国际生产网络中,最终消费市场是美国;在中东欧地区,生产网络的最终消费可以求助于欧盟市场。而在东亚,这个生产网络本身没有最终消费市场,其最终生产的产品很大一部分必须依赖于区域外国家的市场。而在东亚生产网络之中,中国又处于一个特殊位置,就是很多产业处在一个分工的最末端。这个生产网络的上游国家,从事研发、生产高附加值的中间品,之后进入到中国进行简单的组装加工,再以中国的名义出口到欧美市场。
《第一财经日报》:这是你理解的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体系中的位置,就是说中国承担了东亚地区与最终消费区的连接。
李向阳:看一下中国内地对外贸易收支差额的地区分布就可以发现这个问题。中国主要贸易顺差的十大来源地中,主要对应的贸易顺差来源于欧美地区,美国、荷兰、英国、意大利、比利时、法国等地。而我们的逆差主要来自于周边地区。对照贸易收支顺差跟逆差的格局就会看到,中国对区域内的地区一直是逆差,而对欧美市场一直是顺差,这就验证了前面的说法,即中国正在承担着东亚地区对整个世界的贸易收支的不平衡。
由此产生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经济自身的调整能不能解决中国的贸易收支失衡?我们说这个难度非常大。也就是说中国自身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仅仅依靠中国自身的调整,无法解决中国内外失衡问题。因为中国是东亚国际生产网络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中国的失衡在某种程度上是东亚地区对全球的失衡问题。
扩大区域最终消费
《第一财经日报》:那么在你看来,东亚区域经济体系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李向阳:东亚地区缺乏最终消费市场,其根源是东亚地区的储蓄过剩问题。东亚地区绝大多数经济体都呈现为储蓄大于投资,由此所派生出的结果是,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依赖于出口来带动。
因此,未来的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在区域内创造新的需求。东亚经济体必须联合起来,开展区域经济金融合作,这是扩大区域内的最终消费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一财经日报》:但是观察来看,东亚区域的经济金融合作进展似乎并不顺利。
李向阳:的确,过去几年,虽然东亚的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东亚的区域经济合作迄今为止,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突出表现为中日韩之间的自贸区到现在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而从区域经济合作的全球发展来看,过去15年间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欧盟第一轮东扩、第二轮东扩以及未来第三轮东扩,在迅速发展之中;在美洲地区,以北美自由贸易区向南扩展,即将形成涵盖美洲大陆的美洲自由贸易区。
因此,现在人们担心,这种格局一旦继续发展下去,有可能在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中重新回到所谓的大西洋时代,因为大西洋两岸正在逐渐成为两大统一的市场,而东亚仍然是一个分散的、以民族国家为特征的区域国家分散的市场。迄今为止,东亚的合作更多的是单个国家之间的合作,以及与区域外国家的合作,其目的是为了获取区域经济合作中轮轴效应收益。每个国家都想充当轮轴,分别与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区协定,没有形成统一的、类似欧美的区域经济合作一体化市场。这种战略虽然对单个国家有利,最终的结果却是损害整个东亚区域的共同利益。
要解决目前东亚国际生产网络所面临的两难困境,必须推进东亚区域内合作发展,尤其是以中日韩为代表的自贸区的发展。这种发展既是应对目前全球多边贸易谈判受阻和贸易保护势力抬头的一个必要措施,同时也是应对全球区域主义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