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周末:你们两家媒体是同题竞争,业务上双方都免不了暗自较劲吧?毕竟谁都想做独家。
张丹丹:有的媒体竞争是打得不可开交,而我们是合作双赢。我们请嘉宾前一定会互相商量,你报了我就不报,免得请重了。有时候我们请的嘉宾不方便来,他们报的来了,就会跟我们说:我们跟他/她沟通,完了请他/她进你们的棚;我们的嘉宾来之前,也会告诉他们,谁谁几点来。比如龙清泉,他是湖南出来的冠军,我们请就比较方便。请来之后马上就跟杨澜那边通气:我们做完跟他说说,你们再跟他谈。后来体育总局就把我们两个节目组看成一个了,跟运动员说,两个哈,你们进完这家进那家。
青年周末:有时候可能也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大家都特想采访的嘉宾,可能只接受一方的采访,让另一方不是滋味?比如姚明,他只接受了杨澜的访问。
张丹丹:要说遗憾是有的。姚明确实是我们特别想采访,却没访成的人物。杨澜访问他的时候,我们正在录李小鹏的节目。开始杨澜那边也不确定姚明会不会来。我访问完李小鹏之后,听我们外联说,姚明来了,已经走了。同事也去争取了约姚明访谈,但他们时间已经不允许了。
-刘子歌完全是意料之外的嘉宾青年周末:你们经常采访同一个奥运冠军,他们刚出那门又进这门,短短时间内,刚说完一遍的话题可能又得再说一遍,很容易就疲劳了,没激情了。两个节目组,谁都想先访吧?
张丹丹:我们觉得还挺好的。有的时候,杨澜请的嘉宾,如果她有事,还会让我们先录。
冠军们也都很可爱。我觉得冠军们看到我们门外的牌子,感觉应该就挺好,不会不耐烦:一边《杨澜访谈录》,一边湖南卫视。都不错!射箭冠军张娟娟就特别可爱。她先进《杨澜访谈录》,说:啊,杨澜,我很喜欢你的节目。过来我们这边看到我,依然很热情地说:哦,是你啊,我经常看你的节目。
访问蝶泳冠军刘子歌那次,她确实挺累的。夺冠当晚就来了,杨澜录了我们录,结束的时候都快晚上11点了。她完全是匹黑马,好像我们和杨澜那边都没报过,完全是意料之外的嘉宾。那天本来说是早晨10点有另外一个冠军要来,后来说改成下午2点,又改成6点。到了晚上8点多,我们接到临时通知:游泳冠军,刚出炉的刘子歌要来。她在杨澜那边录完节目以后,再过来我们这边,看起来确实有些疲惫。我们对她说,你今天很辛苦,比赛完接受这么多访问,要不要先吃饭……当我们把这些话说出来的时候,子歌觉得她是被尊重的,被关心的。她也会回馈说:你们准备了那么久,我们开始吧。然后的游戏环节,她玩得也很开心很投入。
我觉得无论是《背后的故事》还是《杨澜访谈录》,对嘉宾的爱护都是发自内心的。跟真诚的人打交道我觉得不会有什么烦心的。
游戏放松后,拳击冠军说出“下跪秘密”
-冠军玩了游戏聊天更放松青年周末:那观众呢?同一个时间,同样的被访对象,类似的提问,不怕观众审美疲劳?我记得你们在采访张宁的时候,问了几乎一模一样的问题:跟谢杏芳比赛头一晚,你俩住在一起什么状况。
张丹丹:我想每个栏目组会有各自的气质、风格,哪怕同样一个点,也会问法不一样,嘉宾的回答也会不一样。
青年周末:访谈之前有没有特意想过要和《杨澜访谈录》的风格拉开距离?比如你们都采访了陈燮霞,杨澜的主题是“我对欢笑不离不弃”,用“笑”带出她的酸甜苦辣。而《背后的故事》跟她讨论择偶标准,还搬出梁朝伟、王力宏让她选。希望用轻松应对杨澜的沉稳?
张丹丹:陈燮霞那期节目的编导是个80后女孩,很青春很阳光,带点小叛逆。节目肯定会带有她的性格印记。而且我们看陈燮霞比赛的时候,觉得她特别可爱,眼睛里有灵气。有一个小细节,她最后一举之后,跑下去的时候手放在两边,像小鸭子一样摆来摆去。我们职业反应就是抓住她“可爱”来做文章。
但有时没办法都准备得那么充分。最开始我们认为,冠军来我们节目都是经过官方允许的,那我们每天就都等着,非常规律的有两个嘉宾过来,一切按正常走。可实际上是:你不确定过来的嘉宾是谁,什么时候过来。而且有时候出现的黑马,在我们预料之外;有时嘉宾逗留的时间很短。很急但你不能慌。
青年周末: 《杨澜访谈录》始终以一对一方式访问,访问过程中有一根“线”贯穿。比方说采访张宁时,主要围绕她的“几度落泪”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背后的故事》则“花样”更多,比如每期都穿插了游戏小环节“冠军挑战”,跟冠军扳手腕、踢毽子。设置这些的初衷是什么?
张丹丹: “冠军挑战”是很偶然的。我们请的第一个嘉宾是举重冠军龙清泉,那天见到他,觉得他特可爱,临时打起了主意:那就要玩个游戏,高兴一下。结果现场气氛很热烈。第二天开会我说,我觉得昨天玩的特别棒,其他嘉宾来也可以设置游戏,挑战他们。这么做下去效果不错,就成了固定环节。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基本都上镜去挑战奥运冠军了。
青年周末:人物访谈重在展现嘉宾内心世界。不担心这些“插科打诨”削弱了访谈的主题和深度?
张丹丹:玩是每个人的天性,不管你是不是冠军,当他融入其中的时候,状态就会特别好,聊天就会特别自然和投入。
8月28日下午,我们最后录的嘉宾是拳击冠军邹市明。那天我们开始设计的游戏效果不太好。我感觉他状态很轻松,就说:你建议一下,我们玩什么游戏好?我相信你们队里男孩之间肯定会有爱玩的游戏。他就出了主意,玩一个推挡的游戏,气氛特别好。节目要结束的时候,邹市明看了我一眼,我直觉他会跟我说一点他从来没说过的故事了。果然他说,那天他赢了比赛,为中国拳击拿了第一枚金牌之后,下台往后走,忽然扑通就给教练跪下了,说:爸,我们终于做到了!他一直管教练叫爸爸的。你想,要多深的情谊一个男人才会给另一个男人下跪,才会叫一个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爸爸,可见教练在他心中的分量。当时大家都被他感动了。这是他的一个秘密,在跟你谈话的过程中他觉得他可以相信你,所以会愿意告诉你,能得到这种信任我觉得是一个主持人的荣幸和骄傲。
-打开蛋糕一刹那,李小鹏眼睛红了青年周末:还有给嘉宾送香槟、送蛋糕的环节,这些比较“煽情”的举动也时常出现在你们的谈话节目中。
张丹丹: 《背后的故事》在长期运作过程中,编导都会在节目之前跟嘉宾做非常多的沟通工作,建立一种朋友的关系,互相信任。我们节目组的编导都非常开朗、乐观、真诚,在嘉宾坐下跟主持人聊的时候,他们已经做了非常多的前期工作了。
奥运20多天对我们来说等于是打仗。这一次我们没办法事先跟被访对象有足够的沟通,只能把以前的经验一刹那间调动。陈燮霞为中国拿了第一块金牌,我们就觉得应该买香槟庆祝。没有谁是孤单成功的,人要有感恩的心,成功的时候,要跟帮助过自己的人分享。所以我问她,接下来的酒,你要敬给谁。她说第一杯酒要敬给父母。那好,我们顺着父母往下聊,她说到了她生命中最难的20天,奥运会前受伤的20天;李小鹏超越了李宁,成为中国体操第一人,为祝贺他,我们买了蛋糕。可能有人认为这只是道具,但你是不是真诚,嘉宾感受得到的。当时买蛋糕非常不容易,我们附近是戒严的,负责道具的工作人员跑了很远才买到。买了之后拿进来还要跟人沟通。在蛋糕上写什么,我们也商量了很久,我们写了数字1和16,代表他总共拿了16个世界冠军,成为中国体操界的No.1。我们请来了他的父母、他的教练、他的朋友,共同见证他的这个时刻。作为嘉宾他会觉得你们是想得很周到的。当时我站在李小鹏旁边,当我把蛋糕盒揭开时,我看到他眼睛一下子就红了。
杨澜请来菲尔普斯,佩服她的国际视野青年周末:这期间你看过《杨澜访谈录》吗?在你看来,两个节目各自的优劣是什么?
张丹丹:太忙了,没有完整地看过《杨澜访谈录》。但我们相信都做得很棒。
杨澜的选择是根据她的电视理念,她的判断,还有她团队各方面的条件做出的,比如就像你刚才提到的,她抓的是“线”;我们呢,也是根据我们的经验和性格做出的。所有的努力从被访者进门就开始:我们为冠军铺了红地毯,为他们放礼花。表达了所有我们能想到、能做到的尊重。让他们看到真诚。
不能说谁好谁不好,但我们互相都会有借鉴的。比如说,杨澜的奥运访谈约访了很多外国嘉宾,我们会觉得,杨澜的确是杨澜,她的视野更宽、更广。他们看我们的时候,也会说,你们节目做得好Happy的,会有深深触动人心灵的东西。
青年周末:说到国际视野,《杨澜访谈录》请来了菲尔普斯、埃蒙斯等人;《背后的故事》为什么会缺失这类嘉宾?
张丹丹:是啊,最大的遗憾就是这个。当时《杨澜访谈录》请来射击运动员埃蒙斯的时候,他们的外联问我们访不访。我很头疼:啊,怎么办啊?我请了一个外教学英语9个月了,跟我的外教聊是没问题的,但是临到我要访问一个外国人,完全没有任何帮助,我就犹豫了。因为当时没有时间请翻译。我觉得,唉,还是不行。正好在我们犹豫的时候,对方也表示确实没有时间再接受我们访问。但这事儿给我们的触动很大,这方面我们还需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