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补贴盼“有退有进”
当前,通胀压力有所减轻,专家建议可适当减少对生产企业的价格补贴,加快资源类价格市场化改革,同时加大对困难群体的补贴力度
“如果没发补贴,出租车司机的日子可要不好过啦。”提起上半年财政发放的油价补贴,北京银海出租汽车公司的张师傅很满意。他算了一笔账:“一辆车一天平均跑250公里,一百公里8个油,油价每升涨0.86元,一个月正好多出500多块油钱。比起前几次涨价,这次的525元的补贴还是很到位的。”
和张师傅一样,今年上半年,国内不少居民、企业和行业都是财政补贴的受益者。今年以来,中央财政增加对能繁母猪的补贴额度,鼓励农民养猪,确保市场供应。同时,提高城市低保标准,增加离退休人员工资补贴,减轻困难群体因物价上涨带来的消费压力。成品油价格上调后,中央财政及地方财政及时向城市公交、出租车等公共服务行业发放补贴,在稳定公共交通价格的同时,尽量减少交通行业的亏损。
国家发改委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高世宪指出,在通胀趋重、物价上涨的阶段,由财政对生产企业、消费者尤其是困难群体发放价格补贴,对保证生产、平抑物价、稳定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上半年物价上涨较快,CPI同比涨幅最高摸至8.7%,粮、油、肉类基本生活用品价格一度快速攀升,对国内居民的生活影响较大。采取财政补贴,对于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价格室主任温桂芳教授认为,在下半年“保增长、控通胀”的大棋中,价格补贴政策要“一退一进”,灵活操控。
温桂芳认为,一方面,未来4个月的物价形势不会很严峻。从国内看,引起上半年物价上涨的主要农副产品的价格已高位趋稳,夏粮丰收,农业形势总体良好,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改变;从国际看,国际原油已跌至100美元以下,铜、锌等原材料价格逐渐走低,其它大宗商品的价格也在下降,通胀的压力有所减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减少对生产企业的价格补贴,结合国际油价走势,让成品油、电价等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小步快跑”,适时与国际油价接轨。
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民生,加大民生领域的公共服务支出,加大对困难群体的补贴力度。“拉动消费仍是保增长的重要内容。应该建立一种长效补贴机制,比如成立专门的机构,设定与CPI联动的‘补贴参数’,一旦物价超过警戒水平,就立即启动补贴。这样,不仅避免了一事一议的决策滞后,也可以通过实践积累数据,为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曲哲涵 林吟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