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8日电 今天是中国新闻工作者自己的节日——第九个中国记者节。2008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同样,也是中国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上经历重大考验的一年。年初,中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罕见雨雪冰冻灾害,5月,四川发生震惊世界的汶川特大地震,8月,北京奥运会“无与伦比”地成功举办,9月,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中国载人航天首次成功太空行走……这一系列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报道,都注定了今年的记者节会成为关注的焦点。记者节的要义一方面固然需要关注记者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则需关注记者的职业操守、权利生态。
暴力干扰正常采访时有发生 安全状况堪忧
早前有报道称,在十大危险职业排行榜中,记者一度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矿工和警察的第三大危险行业。
11月7日,在第9个记者节来临之际,新闻出版总署就做好新闻采访活动保障工作发出通知,强调要依法保护新闻机构和新闻记者的合法权益,支持新闻记者采访工作,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涉及公共利益的信息应及时主动通过新闻机构如实向社会公布,不得对业经核实的合法新闻机构及新闻记者封锁消息、隐瞒事实。
“防火、防盗、访记者”,不独资本对记者有戒备,一些不安分之手对记者同样有戒备。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特别是最近一段时期,我们也看到记者在正常的采访活动中,屡屡受到不法分子的干扰阻挠,辱骂甚至殴打,这种恶行不仅严重影响了国家形象、社会风气,也严重侵害了记者的人身权利。
10月17日下午,乌鲁木齐市宁海三巷,警方在对一辆套牌车进行查处时,遭到两名男子的阻挠和殴打。随后,数名男子对赶往现场采访的新疆都市报记者以及报警的车主进行了围攻殴打。经医院初步诊断,遭殴打记者多发性软组织挫伤。相机被损坏。
10月13日,接到观众的一起房产纠纷投诉后,四川电视台《非常新闻》栏目一名女记者黄某和同事赴成都温哥华广场一家房产公司采访,遭遇十几名男子强抢摄像机,对方要求他们“交出刚才拍摄的带子”,其中一名男子更是揪住女记者的头发往墙上猛撞。
11月5日,记者与两名女实习生前往武汉市洪山区建设乡胜强村,调查该村村民投诉村干部涉嫌倒卖土地建房问题,遭多人群殴。经院检查,一名女实习生全身多处外伤及软组织受伤。
10月7日,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远大乡新发村孙军屯一制砖厂3年来非法占用耕地烧制红砖,侵蚀农田达100余亩(6.7万平方米)。记者前去调查此事时,遭到5名男子野蛮围攻,衣服被撕出30多厘米长的口子,相机也险些被抢走。
3月17日凌晨,深圳市罗湖区文华花园发生一起跳楼事件,南方都市报两名记者接到报料后赶到现场亮明身份采访,遭现场两名深圳市公安局黄贝派出所警察辱骂、威胁、推搡和殴打,文字记者被一警察反铐双手后又遭其“锁喉”,后被推入警车带到派出所近两小时后手铐被打开,摄影记者在拍摄中相机被深华物业保安砸烂,该保安称“我是在替警察执行公务”。
1月8日,四川电视台两名记者在成都市金荷花市场采访时,遭一群不明身份男子的殴打,两名记者伤情严重,采访记者的摄像机被人从5楼扔下,摔得粉碎。
《东方早报》的评论认为,当阻挠记者采访、殴打记者的行为司空见惯而又得不到有效阻止和严厉制裁的时候,我们就该反思制度和法律的缺位了。事实上,很多因新闻采访而引发的法律纠纷最后无法在法律范围内解决。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这与民主法制建设的“舆论合力”要求相差很远。
《法制日报·周末》刊载中国政法大学法制新闻研究中心主任刘斌的评论文章说,记者采访权的保护决不仅仅是媒体和行业内部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在新闻采编人员自我保护的同时,有关方面需要制定上位法,需要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名义做出规定,如果说出台法律尚不成熟,哪怕先以“通知”或“决定”的形式出现,第一步先做到“有法可依”。
提前十年进入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检出率为97.5%
据《扬子晚报》报道,日前,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国内某体检机构对传媒从业者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11月6日公布的结果显示:媒体从业体检者中亚健康检出率为97.5%,媒体属于亚健康高发行业。
报告称,传媒人将比普通人群提前十年进入亚健康状态,这除了与超长时间工作、睡眠严重不足、体育锻炼过少、膳食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有关外,身心压力过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有关调查还结果发现,传媒人感到工作压力大,有疲倦感,睡眠质量较差、食欲不振、视力差,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头痛、头昏和全身酸痛症状,经常便秘或腹泻。
与健康状况相对应的是严重的透支健康行为。记者多数中不能准时睡觉起床、一日三餐经常不能准时、经常加班的比例极高。每天使用电脑时间超过4个小时,有的甚至更长。一部分记者吸烟较多。而面对沉重的工作压力和超负荷的工作,多数记者在吃身体的“老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没有锻炼身体、加强保健的意识。
据调查数据显示,记者除了常见的胃病、肩周炎、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眼部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腕管炎外,去神经内科和心理门诊的记者也日趋增多。专家介绍,传媒是一项充满挑战性和创造性的职业,长期处于一种高压力满负荷状态,生活无规律,给传媒人身心带来损害。
专家建议,新闻工作者本人要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心健康意识,每个星期要保证一段固定时间的身体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