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经济
08财经镜鉴:从防风险到稳外需 外贸政策调整回顾
稿源: 新华网  | 2008-12-17 16:04:11

  产业结构调整导向贯穿始终

  专家指出,尽管我国外贸政策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但落实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外贸产业升级转型步伐这根“红线”却贯穿始终。

  长期从事国际贸易研究的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的刘德学教授说:“企业不能忽视这一导向。”

  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结构,鼓励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扩大服务出口,发展服务外包。”

  而在10月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有关决议则指出,要“支持优势企业和产品出口”;在11月召开的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上,有关政策进一步明确为“支持拥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的产品和大型机械设备以及农轻纺等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本月10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指出,要“支持在国际分工中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先进生产能力建设,支持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效引导结构调整”。

  广东雪莱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照明事业部营销总监陆舜说:“眼前这场危机证明,自主品牌、核心技术不只是个虚词,而是实实在在的企业利润和发展空间。我们可以说,符合国家导向的就有活路,不符合导向的就很难生存。”

  中国外贸有信心抵御风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必须把握好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要“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进一步增强抵御外部经济风险能力”。

  “经济数据虽然不太乐观,但对中国的基本面还是要坚定信心。当前,中国要保持经济增长,既需要稳定出口,更需要坚持扩大内需。只要措施及时到位,就能很快止住经济放缓趋势。”张燕生说。

  有关专家表示,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向全球市场发出了重要信号,表明中国外贸对全球市场的“负责态度”。会议指出,中国在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还将“增加进口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重要能源原材料”“更加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这是一个信号:虽然目前外部环境充满危机,但是中国会坚持30年来改革开放的道路,会克服困难,决不会走回头路。”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说。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夏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