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吗?
如果不是“8·15”事件的曝光,这个位于贵州北部、地处川、黔、渝相交之处的偏僻小县习水,还依旧保持着“黔北煤海”、“美酒飘香”的红色经典形象。
与之相距甚远的是,习水虽名为“水”,却一直和煤炭结缘,作为全国煤炭开发重点县,储煤面积达920平方公里,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运煤车在县里穿过。如果不是四月的阴雨绵绵,这个尘土飞扬的地方不会有片刻的静止和沉淀,整个县就像“泡”在煤灰里一样。
和运煤车一样脏的还有习水的的士,每天在劈山为界的新、老两区之间穿梭,司机最大的特权是只要顺路,随时载人,而且蛮横“有理”地说出租车可以不出具发票。
更让人不解的是,在采访的过程中,所到之处,只要能认出是记者的人,都会主动上前求助,短短两天时间内,记者就接到了5单“报料”,内容涉及“拐卖”、“征地”等。有人说,很多案件在报告之后,都不能得到及时反馈,他们也向更高的部门写过信,但很多时候都是石沉大海。也许他们把记者当作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在“8·15”案件庭审结束后各路媒体很快就消散了,经历了一阵风暴后,习水人民又回归到生活原来的轨道,一切都在正常继续。
外界轰轰烈烈的争论一拨又一拨掀起时,被害女生及其家属却开始淡出视线:一位母亲带着女儿离开了习水,一位父亲至今找不到失踪的女儿;还有一位被曝光的女孩,她父亲因为“还要在这里继续生存”不愿意出来说话。
记者辗转联系到其中一名受害女生的父亲,这位愿意出来说话的父亲,最大的顾虑竟然是你们的报道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他本人已经受到了一些压力。
案发地东方大酒店,生意丝毫没受到影响。而老司法局宿舍三楼的那间宿舍已无人居住,房间里传出装修的声音。住户们提到这件事情也讳莫如深,纷纷表示从不知道楼上这间房在做这等“勾当”。在民间版本中,那个拿钱把自己从公安局赎出来的煤老板的外貌特征、风流韵事也被传得有鼻子有眼的。
最后的宣判在即,而习水却异常平静。如这位勇敢站出来说话的父亲疑惑一样,事情究竟能不能最终“解决问题”,事情会不会最终在平静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