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三字经》修订办回应:
这是《三字经》研究的重大发现
张如安的论文发表后,引起了较大关注,目前已有多家媒体转载他的观点。那么,一直以“《三字经》故乡”自居的我市鄞州区又如何看待此事呢?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当年赴广东顺德参与探讨的两位专家戴松岳和王重光。
出乎记者意料的是,两位专家对张教授的观点早已了然:《三字经》修订工程办公室副主任王重光在张教授将论文寄往《北京大学学报》之前,就已三阅论文全文;而作为《鄞州文史》副主编的戴松岳,则准备在这一期的《鄞州文史》上全文刊登张教授的论文。
两位专家对张文的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王重光认为,这条文献的发现尽管只是孤证,但已是《三字经》研究史上的重大发现。而戴松岳更是用“关键性发现”来定位其价值,“以前我们和广东方面论争时,确实有很多猜测成分。张教授的发现第一次确证了宁波是最早把《三字经》作为蒙学教材的地区,第一次明确《三字经》是一本处在发展、增订中的读物,这就无法排除王应麟就是修订者的可能。”
他们认为,张教授的观点非但没有削弱王应麟在《三字经》发展史上的地位,反而强化了王应麟与《三字经》的联系,也强化了鄞州区与《三字经》的关系,“当时鄞县就是宁波的核心地区,《三字经》不可能没有在核心区流传,王应麟作为当时的大儒不可能没见过《三字经》。”因此,单从这个意义上说,张教授的观点使得鄞州区整理王应麟学术思想及修订《三字经》的工作更有意义。“而且,鄞州区目前所做的工作早已超越了作者之争,而是将《三字经》和王应麟作为文化现象来研究和整理的,比如这次整理出版的《〈三字经〉古本集成》,我们就在其中放进了认为是区适子写的版本。”王重光表示。
两位专家还不约而同地表示,《三字经》作者是谁既然未有定论,就应该允许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出现。(记者 梅子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