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特别推荐
《经济日报》:以人为本惠民生
稿源: 经济日报  | 2009-05-10 17:17:28

  81890是宁波市政府服务市民百姓的热线电话平台,24小时为市民提供家政、医疗、就业、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沈涛摄

相关报道:

《经济日报》:宁波城乡统筹促和谐    2009-05-09
《经济日报》:宁波开发开放闯新路    2009-05-08
《经济日报》:宁波创新发展增活力    2009-05-07
《经济日报》:转型升级开新局    2009-05-06

  建立限价房保障制度,重点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全市研发园区、留学生创业园、科技孵化基地等每年要新增安排2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补助高校毕业生等来基地创业;推进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和农村住房改造;实施外来务工人员5年培训计划,造就20万名中高级技工……

  尽管遭遇“经济寒冬”,但在2009年的春天,宁波市出台了一个又一个改善民生的计划,给全市人民带来了阵阵暖意。

  “宁波人均GDP已经达到10079美元。发展到这个阶段,让百姓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已经成为我们改善民生的动力源泉。”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开宗明义,点出了宁波在保障民生上思路的转变。

  宁波实践:

  促就业从教育抓起

  在宁波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经过半年实习,不久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56名大学三年级学生收到了公司的就业协议书。

  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像这样通过与企业联姻拿到了“就业意向书”的“准毕业生”共有1000多名,整整占了该校毕业生的一半。在当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令大学生们倍感温暖。

  为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宁波新近打出“组合拳”:发挥基层和企业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作用,今明两年,全市将招聘3000名高校毕业生,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充实到农村中小学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学前教育机构。宁波市还推出了“职业见习直通车计划”,目前已有138家企业提供见习岗位3400余个。

  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陈文辉告诉记者,宁波之所以能底气十足地打出这套“组合拳”,关键在于其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建设。早在2005年,宁波就本着“教育必须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为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的理念,着力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产学研结合体系以及教育培训服务体系。

  这一思路使宁波的教育格局迅速转变。2007年10月25日,宁波成立了国内首个高教教学改革试验区,标志着服务型教育实现了新的起跳。这从下面的几组数据中就不难看出:宁波市财政每年按实绩动态新增5000万元以上,专项用于建设服务型教育体系;商贸物流等10大职业教育实习实训示范基地全面建成;中职学校与企业牵手办学,出现了120多个“订单式”班级,合作办学率达90%以上……

  合作办学让学生坐上了“就业直通车”,院校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企业可以直接向院校“订购”学生,大大减轻了国际金融危机给就业带来的影响。

  将教育引领就业的机制伸向社会层面,让更多的宁波人顺利就业。宁波举一反三,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公共就业服务”。公共职介机构延伸到所有的街道(乡镇)、社区和绝大部分行政村,宁波人在“家门口”就能免费找到工作。仅今年一季度,全市就新增就业岗位2.57万个,1.6万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7%,比去年末的3.31%还有所下降。

  “在宁波不花一分钱就可以找到工作”,来宁波务工的新市民更是感同身受。今年一季度,全市公共服务机构提供的岗位达33.37万个,仅市人才资源市场,就帮助1.5万名外来务工人员找到工作。

  宁波解法:医疗改革从机制入手

  通过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的创新,以服务的理念,从机制上破解民生问题中深层次的难点热点。循着这一思路,破解医患纠纷的“宁波解法”破茧而出。

  宁波市卫生局医政处处长高巍向记者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2008年8月中旬,28岁的张某与宁波一家医院因一个手术产生纠纷,要求赔偿50万元。这场纠纷持续了3个多月。2008年12月,张某得知宁波有专门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于是就递交了《医疗纠纷索赔申请书》。经过作为第三方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宁波市医疗理赔处理中心介入,最后双方达成调解,医院愿意赔付8.7万元,并且由医疗纠纷理赔中心支付。

  由4家财产保险公司联合组建“医疗责任保险共保体”,负责医疗纠纷处理与理赔事宜;成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医疗纠纷理赔处理中心为核心的第三方组织,工作经费和补贴经费均由财政保障。一系列的创新,标志着由政府主导的医疗纠纷预防处置机制开始在宁波发挥作用。

  为了改善就医环境,破解百姓看病难题,这个沿海开放城市在医疗改革方面推出了更多的“宁波解法”。

  公立医院要体现公益性质,淡化创收倾向,科学施治、合理用药。而医院因扩大使用廉价药物导致的药品收入减少,则由政府全额补助。政府用较小的投入补偿,换来的却是群众药费的大幅度降低。“以药养医”的顽症正在宁波逐步消除。

  宁波模式:服务新市民从社保破题

  记者在采访中还听到这样的一个故事:在宁波江东小精灵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打工的外来女工寇占霞,去年7月在宁波一家医院喜得贵子,还报销了医药费和生育津贴计6809元。她高兴地说,“我去年参加了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在内的外来工‘社保套餐’,没想到还真得到了实惠!”

  从寇占霞身上人们不难看出,一把覆盖宁波所有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保大伞已经悄然撑开。然而,这仅仅是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宁波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为“长三角”制造业重镇,宁波外来务工人员每年持续递增。目前,全市登记在册外来人口达到390万多人,占宁波户籍人口的一半以上;而在企业员工中,外来务工人员已逾“半壁江山”。

  “外地人与本地人都是宁波的主人,都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都是发展成果的共享者。在外来务工人员管理问题上,我们必须实现从管理型向服务型、从维权分散型向权益保障综合激励型转变。”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说,“宁波模式”首先得益于这种观念上的创新。

  “外来务工人员能参加和享受5项保险,在宁波打工真是幸运!”2008年1月1日,是一个让全市外来务工人员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政策正式实施,该市的“全民社保”最后一道难题也由此破解。

  “社保套餐”的新意在于更加符合企业和参保人员的实际,兼顾到了外来务工人员和企业的双方利益;同时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多样性和流动性强的特点,做到新老政策能衔接、高低社保上下可沟通、内外异地可转移。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认为,“这一被称为‘宁波模式’的做法,为我国最终解决农民工问题、消除城乡二元对立提供了新思路。”

  以外来务工人员“社保套餐”为突破,围绕就业有培训、劳动有合同、居住有改善、社保有拓展、维权有保障的工作目标,宁波还密集出台了包括“优秀外来工落户”、“外来工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全程免费”等15项“含金量”较大的配套政策。

  采访期间,记者看到了宁波包容大气的城市品格,看到了宁波以服务理念贯穿民生事业的整体思路。“宁波在改善民生上大胆探索,依靠的是观念创新,体现的是独特的地域文化。”宁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宋伟说,“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在公共教育服务上,在社会保障服务上,宁波还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模式、创新投入方式,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编辑: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