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2日,是首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我市地处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是我国受台风、寒潮、大风、冰雹、冻害、雷电、龙卷风等气象灾害影响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局域性、地区性的洪灾、旱灾、森林火灾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也频频发生。这些灾害具有突发性快、破坏力强、危害性大等特点,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政策法规,健全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创新举措,并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和应急演练,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日臻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
为全面提高灾害应急处置能力,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我市在全省率先编制了《宁波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宁波市突发公共事件人员基本生活应急保障行动方案》,各县(市)区和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也都相继出台了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和紧急转移安置方案,全市上下初步建立了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框架体系。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快速发展,我市各级统筹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将防灾减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框架,完善防灾减灾工作体系,使防灾减灾工作逐步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根据我市自然灾害的实际,我市先后出台了《宁波市防洪条例》、《宁波市防台风应急预案》、《宁波市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和《宁波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同时,我市还制定了《“十一五”期间宁波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对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各类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应急队伍、物资保障和教育培训与演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划。防灾减灾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社会和受灾群众的权利与义务,规范政府的灾害管理行为,强化对灾害管理工作的监管。
在防灾减灾队伍建设方面,我市已建有5支骨干应急队伍。一是以公安、武警、消防、民兵预备役为主的骨干救援队伍;二是以防汛抗旱、卫生、危化品处置、森林消防、环境污染监测等为主的专业救援队伍;三是依托教育、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发展起来的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四是以市政府应急管理专家组为龙头组建的应急专家队伍;五是灾害信息员队伍,全市11个县(市)区、152个乡镇(街道)、3180个行政村(社区),个个都设有灾害信息员。
在宣传教育方面,我市大力开展“减灾示范社区”、“减灾示范学校”、“减灾安居工程模范单位”等创建工作,推进救灾减灾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近年来,我市共举办不同规模的减灾演出560多场次,印制救灾知识台历、救灾应急自救小册子、防灾宣传挂图200多万份。我市还经常性地在学校、社区、街道、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开展不同灾害情景模拟下的防灾应急演练,切实增强了预案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规范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
近日,鄞州区在某山村组织了一场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演练。演练以台风来临导致普降暴雨,居民有可能遭受山洪威胁为背景,全面模拟了监测预警报告、居民转移、后勤保障、抢险救灾等各个环节,进一步提高了应对突发灾害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的能力。
各类灾害应急预案是防灾减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各级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日臻完善,应急预案覆盖领域不断扩大,应急管理机构和指挥机构建设不断推进,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初步形成。
按照规定,在气象部门发布台风、雨、雪、冰雹等重大灾害预警信息后,全市各有关部门都实行24小时救灾值班制度,全程跟踪灾情的变化动态。灾害发生时,民政系统实行灾情零报告制度,每天对灾情进行审核和分析,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要求各地在第一时间了解并掌握灾情,且在灾害发生后的2小时内快速填写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快报表,向上级部门报告,确保灾害处置快速及时,降低灾害损失。
我市还较早地建立了灾情会商会制度。如遇较大灾情,或有重大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时,会商会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主持,气象、水利、国土资源、环保、农业、林业、地震、统计等有关部门参加。会商主要内容包括:总结和分析雨情、汛情、旱情、灾情等;通报人员受灾、农业受灾、房屋受损、水利设施受损、人员转移安置以及经济损失等情况;通报各单位采取的措施以及救灾工作进展情况;专门研究分析重特大灾情和领导布置的工作等。
为形成防灾减灾的强大合力,我市还建立了联动工作协调指挥机制,确保资源共享,做到互通互联。这项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分解工作任务,制定共同应对突发灾害工作规程,落实各项联动工作内容,要求各有关部门及时研判灾情、分析形势、掌握需求,定期交流工作进展情况,解决联动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为做好应急救助联动工作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