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后抢修公路
1952年,体制几经变革,夏志成原来所在的鄞奉公司已经不复存在,成为“浙江省交通厅公路局宁波养护段”,夏志成仍然干他的养护老本行。“那是为了省成本,公路机构基本上都是‘重修轻养’,就是修的时候比较注重质量,养护的时候是‘哪里破了补哪里’。”
当时夏志成所在的养护段有5个道班,辖区的路分到每个人头上大约3公里,一个月每人可以休息两天,其余时间都要在路上巡查。
1955年2月~9月,经过7个月建设,宁波第一条三级公路宁高线(宁海—台州高枧)建成,这是第一条由国家投资按国家标准建设的公路,全长33公里,路宽7.5米。
1956年8月,“八一”台风席卷宁波,刚建成不到一年的宁高线多处被冲毁,车辆根本不能行驶。作为养护工,夏志成等人成了抢修前锋。“我们挑着铺盖,在水中走了9公里才到达抢修点,修好一处再换个地方,一直修了一个多月。”夏志成说,仅靠他们养护工是没办法完成那么大的工作量,当地群众帮了大忙。解放初期,每个18岁~55岁的劳动力每年都要义务为国家出10个工(1人工作一天算1个工),这些义务工成了抢修宁高线的主力军。
当年桥梁是木制的
宁波河网发达,每条路相隔不远就有一座桥梁,虽然记不清到底有多少座桥梁,但有一点夏志成很清楚:“那时候的路都是砂石路面,因此桥梁也算是‘门当户对’,清一色都是木制桥,直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有的路面铺上沥青后,桥梁才跟着升级换代,有了混凝土桥梁。”
因为天天查路,虽然夏志成没有直接参加过桥梁的建设,但对桥梁的建造工艺却一点也不陌生。“那时候修桥远没有现在这么复杂,也不搞什么论证,因为车辆少,基本上是行人走,所以也不怕出现什么荷载问题。”夏志成跟记者比划,每修一座桥,工人们都会准备很多碗口(直径10厘米以上)粗的树干,把这些树干一一打入水中,直到打不动为止,这些树干就是桥桩了。桥桩打好后,再用7厘米左右厚的木条横一层直一层钉上去,就有了基本的桥型。这个时候,桥还不能投入使用,工人们会在木板上铺上三合土(黄泥、石灰等混合而成,凝固后比一般的泥土要坚硬、持久),在三合土上面,工人们会放置一块块大片石,石头上面再铺一层黄泥,最后将砂石铺在黄泥上,再用石碾来回压实就算大功告成了。
相对于砂石路来说,平时木制桥基本上不需要什么养护。但一到下雪天,这些木质桥就成了重点照顾对象,这倒并不是担心桥的质量问题,而是怕积雪覆盖后车辆通过时出现安全事故。夏志成记得很清楚,有一年冬天半夜两三点下大雪,他醒来后怎么也放心不下归他养护的桥梁,早上4点左右,他就起床带上铁锹、扫帚等工具,步行了5公里,赶在6点前把桥上的积雪清扫干净。
公路里程增加36倍
虽然退休多年,但夏志成老人偶尔还会到单位转转,帮助修公路志的老同事回忆一点史料。“公路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速度、规模都是我上班的时候不敢想像的。”看着一张张激动人心的统计报表,夏志成老人很是感慨,“解放初期,全市公路263公里,而且都只有四五米宽,没有一条等级公路。60年过去了,全市公路里程达到9571公里,增加了36倍,即使是现在的村级公路也比那时的干线要好。”
记者了解到,从解放初期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市的公路建设没有什么亮点。直到1995年,我市掀起第一轮大交通建设,公路发展才驶入快车道,目前我市正在实施第三轮大交通建设。经过三轮大交通建设,我市已经形成了一个由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级公路等构成,层次分明、功能日趋完善的区域交通网络,极大方便了群众生活,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