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从浮桥到跨海大桥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9-08-03 08:34:58

 

  天堑通途

  宁波融入大世界

  桥建城兴。宁波城里的桥,见证城市面貌、城市容量、城市价值的嬗变。

  三条江在市区交汇,正是由于这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促成了水运时代宁波经济的高度发展。而21座“彩虹”飞架,注定这个城市在公路运输时代仍将一路高歌。

  高密度的桥梁建设,首先是给700万新老市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高中时,家住贺丞巷,学校在江对面的宁波中学(东恩中学现址),上学得穿越半个市区。兴宁桥一通,学校铃声一响,我跑步过去都来得及。”市民洪伟说。

  宁波都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同样得益于座座桥梁。庆丰桥、长丰桥等桥梁的建成,使城市如年轮般一圈圈向外扩展,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至221平方公里,进入全面提升现代化国际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新时期。

  海岸资源综合利用也是以桥梁建设为先决条件。总投资额4.5亿元的大榭跨海大桥,是国内首座公铁两用特大跨海大桥。它的建成,使大榭与陆地紧紧相连,这个偏远小岛由此释放出更大的发展潜力。同样在建设的梅山大桥,让29平方公里的小岛焕发新姿,成为宁波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引擎”。

  更值得一提的是,杭州湾跨海大桥将宁波与上海的距离拉近100多公里,使宁波由长三角边缘城市一跃融入长三角核心区。

  亲历与感受

  160天建起江厦桥

  采访对象:市政前期办原副主任张豪,曾组织参与修建江厦桥。  

  江厦桥前身是一座木质浮桥,地处三江交汇处。该处潮高浪急,以二三十年前的技术条件,很难驾驭,造桥的计划一拖再拖。直到1989年,市政府下决心把浮桥改造成固定桥,并将建设重任交给了市政公用局下属的市政前期办。留给建设者的准备时间不足半年,建设工期只有三个月。

  “我们首先想到用钢管桩取代水泥桩,既缩短工期又保证质量。”张豪说,20年前,全国只有两艘打桩船,建设单位三航四公司有一艘,还有一艘远在渤海湾。好不容易通过各种关系将船借到宁波,但是要将这艘“庞然大物”拖进甬江,着实费了一番心思。

  王家洋22万伏、张家■11万伏两条高压走廊成了“拦路虎”。打桩船身材“魁梧”,水上高程40多米,进甬江肯定会触碰到高压线。市政前期办与北仑电厂商量,能否停止输电半小时。对方一听怔住:这可是华东六省的大动脉,能轻易停吗!

  悻悻而归,张豪只好在打桩船上做文章。能拆的都拆下,“身高”一降再降,再三测量,最后还是高出2.5米。

  再次登门求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北仑电厂最终同意全力配合,还制定了详细预案。打桩船终于拖进来了。

  如何克服桥与路的高落差,设计单位绞尽脑汁,最后大胆提出采用单臂预应力T型变截面梁,中间架设钢架梁,这样既可满足通航的宽度,又满足通航的高度。

  但是预制箱梁刚一“出炉”,一段细小裂缝让大家傻眼了。“时间虽紧,但绝对不能出质量问题。”市领导指示。

  张豪找了一辆面包车,飞驰到杭州,把设计师从办公室请到工地,一住就是三个月,施工中遇到的“疑难杂症”现场“诊断”当场“开方”,施工单位随即改正。

  进入8月,台风频频造访,为了赶工期,三江口的打桩声依然从白天响到晚上。

  11月18日正式通车,看着如流的行人从眼前走过,听到人们一句句发自肺腑的“真快啊”,张豪意识到,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160天的付出,很值得。

  (宁波日报记者 包凌雁)

  宁波典藏

  那一刻,我按下了快门!

  [藏品介绍] 2003年6月8日,杭州湾南岸慈溪庵东滩涂,人声鼎沸,彩旗飘扬,数以万计的人汇聚到庵东汽垫船码头,见证世界第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奠基典礼。典礼现场背靠大海,因此现场的东、西、南三面海堤上黑压压的全是摩肩接踵的人群,像过节般热闹。就在这人海中,一个坐在长辈肩上的男孩吸引住了东南商报摄影记者戚颢,戚颢被少年的神情所打动,立即把少年摄进了镜头。  

  [藏品故事] 讲述人:东南商报记者戚颢

  戚颢回忆说:“那天,我一直在人群中努力搜寻一个能体现宁波人企盼建设大桥的典型镜头,虽然拍了很多但都不满意,直到我看见这个男孩。镜头扫到他时,我一下子被吸引了,这个孩子的眼神是如此清澈,充满了好奇与希望,他笑得很开心、很灿烂。男孩和举起他的长辈以及周围拥挤的人群,组成了一幅绝对经典的画面,形象地表明宁波人民渴盼建设大桥的愿望。那一刻,我按下了快门!”

  2003年6月9日这张照片在《东南商报》头版见报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时任宁波市委书记的黄兴国同志批示:“这幅照片记录了生动感人的历史性一刻,拍得很好。”随后,照片相继被市委宣传部、宁波市档案馆、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指挥部收藏。当天的《东南商报》也被许多读者收藏。

  5年后,杭州湾跨海大桥落成前夕,《东南商报》刊文寻找这位少年。通过众多热心读者的帮助,少年终于被找到。原来他家住余姚市小曹娥镇,名叫缪臻,就读于余姚市第二中学高一(3)班。当时才12岁的缪臻与父亲一起去观看大桥奠基,但是矮小的他只能看到众多后脑勺。缪爸爸硬是挤到了前面,让缪臻骑在自己肩头。缪臻高兴地喊道:“我看到了!”这一幕正好被戚颢所捕捉,并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宁波日报记者 包凌雁 整理)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