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已修改农民视角中的乡风文明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9-08-17 00:02:29

 

  乡风文明实证调查之二:人与人之间

  “饼干、香蕉、苹果都是她们送来的。”说起三个儿媳,柯珍娥老人很有些自得。从25年前大媳妇进门,到后来的二儿媳、三儿媳,婆媳之间从没红过一次脸。“这是春晓镇《十佳好婆媳证书》……”老人还从衣柜里拿出一本本荣誉证书。

  “家庭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家庭和谐则社会和谐。”春晓镇宣传委员罗姬娜说起前不久在慈岙村举办的一次老人晒被子比赛,说是老人晒被子,其实是要比一比媳妇平时是不是对老人知冷知热、勤洗勤换。当老人们都把被子拿了出来后,人们发现有些明显是新买的。但是,担任“评委”的村民却没有人指出来。“虽然大家都知道她们有‘作弊’之嫌,但我们活动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社会关系正在以家庭、血缘为纽带逐渐向以业缘为纽带转变。如何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去年,九峰山区域的九个村合建起一个农村新社区。“社区建设倒不难,难在如何使村民认同、适应新的社会关系。”社区主任张科杰说。

  有一天,社区工作人员和一位村民闲聊——

  “阿姨,空下来干啥呢?”

  “老姐妹聚在一起唱越剧!”

  是啊,文体活动不就是最好的融合剂吗?很快,社区越剧队成立起来了,后来社区又增加了腰鼓队、舞蹈队。近段时间,太极拳、马灯、篮球等队伍也开始红红火火地“招兵买马”了。

  从2006年起,北仑区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实施“农村文化阳光工程”,并在全省率先实现村落文化宫全覆盖,总建筑面积有6万多平方米,196个村全部被纳入“15分钟文化活动圈”。如今,北仑文体队伍已经有200多支,参加者上万人,不仅使穿山造趺、梅中舞狮、芦山鼓阁、大渡塘跳蚤会、干岙车子灯等传统文艺重焕光彩,还出现了上王村“婆婆舞龙队”、慈岙村“娃娃马灯队”等新队伍。

  记者感言: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思想活动的差异性与经济关系的复杂性容易产生错位,由此也产生出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新农村的乡风文明关键在于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是在社会法律制度和良好的道德规范下,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助、互爱、互相尊重所形成的协调、融洽的人际关系。要达到这种和谐,必须协调好各种利益矛盾,处理好个性与共性、个体与整体、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的关系,从而维护农村经济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乡风文明实证调查之三:人与自然之间

  当村庄建设和保护古树之间发生矛盾时,是按规划办还是护树?北仑城东村的农民选择了后者。

  城东村拥有树龄百余年的金桂树40余棵。前不久,村里要造一条道路,按设计单位的方案,其中一棵古树必须移栽,但这棵树多年前已移栽过一次,能够成活已是奇迹,如果再次移栽,怕是经不起折腾了。村里专门举行了村民代表大会,大家一致认为必须为古金桂“让路”。两户村民得知新的造路方案需要拆除自家的围墙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在笔者在北仑农村的调查时,这样的故事俯拾皆是。

  在干岙村,绿树掩映下,有潺潺流水,一条小沟清澈见底,闻一下也没有异味,这居然是该村的生活污水排放口。令人诧异的是,走遍全村,却找不到污水处理设施,连一条阴沟也没有。原来,该村在地下铺设了污水管网,连接到100多户村民家中,把生活污水输送到沼气池和氧化塘,经沉淀和生物处理后,再经过生态过滤系统层层过滤后流出地面。

  在牌门村的村口,有一个看上去像水塔的机器,机器内接出一条管子通到地下,这是村里的食物垃圾处理机。村民的食物垃圾收集后在这里进行无害化处理,产生的废水进入地下污水处理系统,残渣则作为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

  在梅山岛,大多数农田和水产养殖场建立了农药残留全程监控制度;这里的农民在全市率先用上了性诱捕器、频振式杀虫灯等病虫害物理防治技术;在很多养殖场内,猪粪用来生产有机肥,污水经厌氧发酵处理,排放到牧草区用于灌溉,牧草则用来作为猪饲料……

  记者感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风文明,需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与自然共存发展经历告诉我们,人类不仅要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索取,更要注重保护自然。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就要通过人们思维观念的转变,改变传统农业对自然的挤压,恢复曾被破坏的自然功能;学会利用科学发展手段从自然中获取,并回馈自然。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