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余姚
海纳百川:让新市民融入宁波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9-08-28 08:55:05

  中国宁波网讯余姚市泗门镇新近出现了一支“挎包式流动服务队”,56名综管员肩背挎包,走村串户,尽心尽力地为近3万名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服务。外来工需要办证,上门服务的综管员随手就从挎包里拿出数码相机,为他们义务拍照办理证件;碰到育龄妇女,综管员就会从挎包里拿出计生药具,免费发放给她们,并且送上宣传计生政策的小册子;“爱管闲事”的综管员甚至把为外来工寄送包裹和信件的事也包办了。

  镇海区不久前成立了全市首家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会所。这个设置在蛟川街道俞范村村民服务中心的新型会所,拥有“新镇海人”职工艺术团训练基地、教育培训中心、暖心坊计生综合服务室、图书阅览室、青年休闲茶吧、他乡驿站、体育活动室等九个功能区域,集管理、服务、教育、救助、娱乐、窗口于一体,全方位地为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提供服务。

  作为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生活的首选城市之一,宁波开辟了一个又一个融入式公共服务新平台,以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着一批又一批的新市民,并让他们尽快融入“新家”。

  1603个融合组织架起桥梁

  贵州青年墙兴贵3年前在其务工所在地慈溪市掌起镇陈家村开辟了一条专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的“小墙热线”,至今已为3600余名外来工找到工作,解决劳资纠纷30多起,帮助近400户外来居民解难,并且还自发组织民工义务巡逻队,积极维护第二故乡的安宁。

  墙兴贵是掌起镇陈家村和谐促进会的副秘书长。在慈溪,像陈家村这样推动新老市民融合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和谐促进会共有339个,拥有会员单位3026家,会员2.8万人(其中外来居民1.3万人),理事5287名(其中外来居民1310人)。

  作为一种新型的融合性社会组织,“和谐促进会”是对社会管理的一种创新。按照“党的领导、依法管理、共建共享、促进融合”的原则,我市认真总结并及时推广慈溪市“村级和谐促进会”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全面实施融合组织全覆盖计划,广泛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全面融入宁波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目前,全市外来人员100人以上的村(社区)社会融合组织建成率达到100%,1603个融合组织遍布城乡。

  融合组织在创新中诞生,在服务中延伸。慈溪市在全面建立和谐促进会的基础上,涌现了以“小墙热线”为代表的504个新村民需求服务站,为80多万新慈溪人提供工作生活全方位服务。海曙区在建成74个“和谐促进联谊会”的基础上,形成了“五员合一”的万名和谐促进员队伍,遍布全区11593个社区楼道(墙门)和部分商务楼宇。江东区的“新老居民共建促进会”,江北区的“平安促进会”,北仑区的“新北仑人和谐共处联谊会”,鄞州区的“和美家园共建会”,镇海区的和谐共建理事会,余姚市的“新老居(村)民和谐联谊会”……应运而生的融合组织日益成为新老市民交流沟通、共同服务、组织动员和融合共进的桥梁和纽带。

“民生大单”带来融融暖意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范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