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外来工无疑是受影响最大的群体之一。然而,我市接二连三出台的援助外来工就业的新政策,却让他们在这个“冬天”里不再寒冷。据市就业管理服务局提供的数据,仅今年上半年就有10.8万名外来工享受了政府的免费职介;今年二季度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共提供岗位29.86万个,求职人数为30.24万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占了52.96%。
“老宁波人,新宁波人,都是宁波人;第一故乡,第二故乡,都是咱家乡。”当成千上万的新宁波人用辛勤和汗水融入城市建设者的大潮时,宁波以宽阔的胸怀报以真诚的回馈。按照就业有培训、劳动有合同、居住有改善、社保有拓展、维权有保障、治理有力度“六个有”的工作目标,我市形成的“1+15”政策体系,基本覆盖了外来务工人员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送上了一份“民生大单”。
两年来,我市为50多万名新增外来劳动力提供全程免费职业推介和引导性培训服务,10.5万名外来工取得职业技能证书,50万余名外来务工人员接受在岗培训和新市民教育。全市中小学校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24.22万人,累计免除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等约1.4亿元,涉及学生约18万人,外来育龄妇女享受“五同五联五免费”的市民化服务近300万人次。107万名外来工住进了“公寓楼”;近百万名外来工有了五大保险。
凝聚合力共建和谐宁波
共度寒冬,我们心手相连。去年12月,宁波长隆制衣有限公司接到一批交货时间很紧的订单,800多名一线外来工主动为企业解难,要求义务加班。奉化市4000多家企业的10多万名员工参加了“奉献一日义务工,我与企业同风雨”活动,其中,外来员工占了绝大多数……
“促进融合,凝聚合力,共同建设和谐家园”。外来务工人员不仅成为我市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政治、社会、文化、道德建设的重要力量。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在民主政治建设、社区事务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目前,全市有3000多名优秀外来务工人员在和谐促进会等社会融合组织中担任副会长、副秘书长等职务,33名外来务工人员被评为国家级、省级优秀农民工,16名新市民当选为全国、省、市、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00多名新市民获得了市劳动模范、市首席工人、全国五四青年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130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加入工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