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热情地为参赛队伍加油鼓劲(资料图片,由北仑志愿者协会提供)。
高水平的赛事,还需有高水平的观众。自从北仑首次承办中国国际女排精英赛等三项国际赛事以来,2009~2012年“中国女排主场”再次花落北仑。到底是什么留住了“中国女排主场”?这两天,记者来到北仑寻访答案。北仑区文明办副主任匡新泉告诉记者,其中关键的一条秘诀是,北仑有一大批文明热情的观众。
不能仅有一流设施
2005年,“中国女排主场”第一次落户北仑。最初的尴尬是外地人对北仑的陌生,《中国体育报》一位记者问北仑区文体局有关人士:“你们在北京旁边吧?”
赛场上的尴尬也接踵而至:观众不仅不给其他国家球队加油,甚至还喝倒彩;比赛中途随意进出或者大声喧哗;携带瓶装饮料入场;有的还在过道吸烟,场内烟雾缭绕……
韩日世界杯上,韩国球迷曾用团结、整齐、排山倒海般的加油,给全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退场的希腊观众则是排队到垃圾箱前丢弃废物。
北仑的赛场也需要这样的观众!但是有吗?北仑区早就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建造了设施完善的体育场馆,引进了顶级赛事,是不是就大功告成了?
北仑逐渐意识到,如果没有懂体育、理解体育精神的文明观众,那么比赛就称不上什么高水平比赛。匡新泉说:“因此,北仑不仅要成为一个国际赛事的比赛场,一个地区形象的展示场,还应当是一个文明礼仪的传播场。”
学会鼓掌学会微笑
2006年,北仑区在学校、机关、社区等广泛普及赛场礼仪,掀起全民学礼仪、用礼仪的热潮:“迎女排万人长跑,万人签名活动”、“我为北仑争光”文明礼仪培训、十城市大学生巡回宣传、争做文明拉拉队、美化城市环境等活动,都是群众自发组织的,还有数万名志愿者参与。去年,北仑区文明办又趁热打铁,推出5个“学会”:学会鼓掌、学会微笑、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学会帮忙。
鼓掌要学?做过赛场服务的志愿者对此感受最深切。“2005年刚开始承办女排比赛的时候,有些观众连鼓掌都不会。”北仑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夏丁辉回忆说,那时正好是2005世界女排大奖赛北仑站的比赛,参赛的有泰国、美国、荷兰和中国四支队伍。由于缺乏观看大型比赛的经验,不少观众只是来“看”比赛,完全没有投入到整个比赛中来。“我们引导观众呐喊助威,很多人甚至很反感。这实际上是观众缺乏欣赏比赛的激情,仅仅扮演了一个旁观者的角色。”
北仑区文明办想了个招,特意在赛前播放赛场礼仪方面的宣传片,教大家怎样与比赛互动。比赛中,每10米一个点安排志愿者现场动员,还有拉拉队充满个性的加油方式来感染现场观众。
如今,无论是各种口号,还是表演配合度极高的“人浪”,观众与志愿者都默契十足。在8月2日结束的中国对俄罗斯的女排比赛上,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在全场接力,7000多名观众热情地完成了国旗的传递,赛场上一片沸腾。
“比赛有多激烈,我不用出办公室就知道。”北仑体艺中心主任盛光杰笑着说,每每有精彩比赛,赛场就高潮不断,爆发出的加油声、欢呼声,他在办公室也清晰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