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就业、医疗事业“亮点不断”,中央惠民生政策还克服财政减收增支压力增大等重重困难,在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多个领域同时推进:
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为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重点之一。截至6月底,中央和地方资金已下达到位近千亿元,廉租住房已开工4751万平方米;
新型养老保险开始惠及农村,社会公平迈出重要一步。今年,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
义务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大。全国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借读费和住宿费,实施了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秋季开学前中央财政下达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补助170多亿元;
“三农”更加受到重视。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投资将达到3700亿元,中央财政安排农业“四项补贴”1230亿元……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一条思路,那就是在应对危机中,把拉动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增加就业有机结合,公共资源配置进一步向重点民生领域倾斜。”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说。
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经济发展将从民生改善中获得持续动力
1至7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达到十多年来少有的16.9%,逆势强劲增长,而且出现了农村消费快于城市的可喜局面。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在外需不足的情况下,国内消费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由此可以看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不仅起到了改善生活、稳定人心、提振信心的作用,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也日渐明显。但也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仍充满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不进则退。而民生领域长期积累的问题更是错综复杂,牵涉方方面面,解决起来难度很大,决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