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章好盖责任难担
“烦我们倒是不怕,可是有些责任我们实在担不起。”傅迎春讲了自己听说的一件事,有居民要求社区开具遗产证明,证明自己是独生子女,可单独继承父母留下来的房产。可没几天,又有人跑到社区来,说自己也是老人的子女。尽管后来没发生什么经济纠纷,可从那以后,社区盖章越来越谨慎了,凡涉及经济利益关系的证明,一律不盖章。
“如果社区坚持不盖章,居民急着解决的事情办不成,就会对社区不满。有的居民还好,社区干部解释一下就能理解,可也有人会记在心里,甚至会故意不交卫生费、物业管理费。”傅迎春说。她还谈到一个现象,现在很多老小区都有居民搬出去后把房子出租的情况,租客流动性大,社区对于外来居民情况也不太了解,相关证明很难开具。“有些事情明明跟社区没关系,却要社区盖章,万一出了事,法律责任谁来承担?”傅迎春担忧地说。
一方面是居民强烈要求开各类证明,一方面是不可预见的法律风险,社区工作人员只好变通工作办法,在证明的措辞上模糊处理。傅迎春举例说,前不久有下岗失业人员申请经济适用房,要求社区开具收入证明,社区干部只能写“居民无固定工作,收入情况按宁波市最低工资960元处理”。因为社区的确搞不清居民有没有做兼职,隐性收入更是难查。
建议明确社区盖章范围
王凌和傅迎春建议,要从源头上规范社区用章管理,必须规范什么章社区可以盖,什么章社区不能盖,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专门列一个清单。同时,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社区印章负责人的培训,规范社区印章的使用。社区干部在遇到居民盖章涉及重大问题需经公示或居民会议表决的情况时,应待公示结束或表决通过后再盖章;若遇到紧急情况,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由上级主管部门认可后再盖章。
新闻链接
国内已有城市对社区盖章事项进行了清理
去年,杭州市相关部门清理了需要社区证明盖章的事项,取消了一大批盖章项目。在去年10月14日杭州市下发的《关于明确市级部门行政事务社区盖章项目的通知》中,列出了居委会盖章的清单,包括养犬审批、廉租房申请证明、收养人能力状况证明、在家死亡证明、残疾证明等32项证明。而且规定了证明的范围,比如在廉租房申请证明中,社区只要核对申请表中申请人家庭现住址、家庭人员情况及家庭联系电话。
去年8月,无锡市北塘区取消了25项居委会盖章证明,这些被取消的证明包括婚姻证明、贷款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
宁波晚报记者 杨静雅 白蓓/文 龚国荣 实习生 符亚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