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宁波“强镇”升级 强镇“破茧,指向卫星城”
稿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 2010-04-30 14:38:34

  生活便捷,乡下不输城里

  4月28日,民政局婚姻登记窗口落地泗门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受理当地的婚姻登记服务事项。婚姻登记,原本只能在县级民政部门办理。

  200多项审批权力下放,1000多项执法权力下移。权力下沉,让老百姓体会到了城市生活的便捷、高效。

  半年来,象山县石浦镇党委书记励志纲需要层层请示上级部门的事项少了很多。一些发展大计,镇党委就可以决定。

  最近,一个2000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引起了镇里新设的行政执法局的关注,他们马上派出执法人员处理。以前,乡镇一级没有执法机构,只能报告县一级部门,让他们来处理。“县级部门要管很多乡镇,人手不够,顾及不全,投诉处理难免要迟延。”

  扩权之后,石浦镇政府的办事机构从近十个常规或临时的办公室,调整为“4局6办1所”共11个内设机构,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

  “从产业结构调整到新农村建设,强镇升级样样需要花钱。”励志纲最看中财政权的扩充,尽管镇里“底子”还不错,但“钱”的问题仍然是“最头疼的”。

  他说,石浦镇目前正处于大投入阶段。去年财政收入3.5亿元,但今年仅投资所需就预计达20亿元,几年下来,石浦镇累积债务10亿元左右。虽然这属于经营性负债,但持平还需三到五年时间。

  “财政吃紧,很多项目只能纸上谈兵。”励志纲说,以前镇里的财政收入30%到35%要上交县市,除去社会保障等刚性支出,留给建设项目的资金很少,难以保证需求。

  今年初,石浦镇启动强镇升级“预案”时,镇里每年财政新增部分市县两级全额返还,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市县两级也全部归乡镇所有。励志纲计算着,如果未来财政数字极速扩张,镇里的自留财政收入将相当可观。

  石浦村镇银行去年挂牌“营业”,一家小额贷款公司也刚在筹建中,另外,其他金融机构也将增加对镇点的信贷投放。卫星城市建设中,特别把增加金融能力纳入强镇“通道”。

  “如此一来,我们镇的总融资能力有望达到20亿,城市建设何愁没有资金支持。”励志纲笑着说描述着他们的“小城市”蓝图。

  乡镇快跑,离城市近些再近些

  泗门镇党委书记谢勇毅,享受余姚副市级待遇,这个岗位原本属正局级。

  干部“高配”,让谢勇毅备感压力。“余姚市把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给我们之后,城镇发展如何规划、如何实施就要完全靠我们自己了。级别提升,意味着责任放大。”

  去年10月底,镇里就成立了“规划领导小组”,“掌舵”城市和产业的发展方向。谢勇毅带着领导班子成员天天在外跑项目、谈投资,他们理想中的“小城市”梦想正一步步照进现实。

  “谢家路村要建5000亩的‘农业科技园区’,种植高新品种,打造成镇里的种苗基地;第一家五星级宾馆要建在城中区,分散的工业企业应该集中到城西;乡镇道路两旁的设计要富有现代新颖的建筑,并引进大卖场、国际大牌超市……”

  历史悠久的渔港重镇石浦,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它的“城市”化就定位在“现代化旅游港口城市”。目前,该镇已完成了《石浦镇总体规划修编》、《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9项控制性详规。

  “一年有突破、三年大变样、五年历史性跨越!”石浦镇党委书记励志纲在心里给出了计划表,今年他安排了28个重点项目同时上马,意在快步奔跑,与“小城市”近些再近些。他自信地说:“再过几年来石浦,你就能看到一个风光秀丽的休闲文化名城。”

  乡镇变身“小城市”,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作为宁波西部重要门户的鄞州集士港镇,党委书记陈虹有着她特殊的理解。

  该镇2.6公里长的童深公路改造完成,四车道的栎高线延伸至四明山村,宽阔的马路已与现代城市无异。而随之建成的8600平方米的镇文化体育中心,似乎在娓娓道来农民的城市新生活。新建的文化街道带动了农民转产增收,基础工程也解决了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

  如今,从集士港镇到宁波市中心,不过短短半小时,很多市民都去集士港居住,对他们来说,原本落后的小镇已与城市同步。

  链接

  费孝通论小城镇

  费孝通先生的小城镇理论认为,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大问题, “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背井”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两条具体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农村的变化,费孝通敏锐地提出了研究小城镇的课题,并亲自带队进行专题调查,写出了《小城镇,大问题》等系列文章,受到了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学术界和高层决策人士的普遍重视。

  他认为,小城镇发展模式中,农村的发展从内部来看,应是发展工业;从外部来看,应是发展小城镇。中国发展的方向在农村,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农业问题的出路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加快小城镇建设,使它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他指出,有一股外来的力,在制约着村子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这股力发自村子外边的镇。如果我们的国家只有大城市、中城市而没有小城镇,农村里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就没有腿。

  他认为,“离土不离乡”与“离乡不背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一阶段的主要形式,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离土又离乡”与“离乡又背井”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二阶段的主要形式,是加速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三大差别”,费孝通主张把它们和农民一起融合在小城镇里。

  费孝通主张“做活人口这盘棋”,认为具体需要做两个棋眼:一是发展内地的小城镇这种人口蓄水库,一是疏散人口到地广人稀的边区开发资源。

  对中国农村的调查不能限于农村,因为在经济上它是城乡网络的基础,离开了上层的结构就不容易看清它的面貌。他对苏南的调查总结了几条:“无农不稳”,即没有农业,经济站不稳;“无工不富”,即没有工业富不起来;“无商不活”,即没有商业经济活不起来;“无才不兴”,即没有教育和科学文化就不能继续前进。

  他主张联系小城镇建设的实践,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小城镇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观察范围逐步扩大,比较方法的逐步深入和观点的逐步提高。我们对小城镇这个研究对象,从模糊的一般印象里分出了类别,又从它的发展路子中分出了模式,更从各模式本身的变动中观察到发展方向。

  费孝通说,我们在分析一个个具体的镇的基础上,看到了一种现象,镇,如果不同政治相结合,它就可能衰落下去。但是,政治中心不一定是最好的经济中心。因为,经济中心是以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而确定的,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课题。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