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现代都市展峥嵘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0-05-14 10:38:58

流光溢彩的和义大道夜景。

5月8日,华东最大的图书零售市场宁波书城开业。

轨道交通一号线梁祝站效果图。

“五一”前夕,月湖·盛园开门迎客。

建设中的机场路快速干道。

核心提示

  20世纪90年代,在改革春风的熏陶下,敢为人先的宁波人,向“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目标迈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特别是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城乡建设和城市化工作,把它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全局性工作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促使宁波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品位迅速提升,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先后获得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殊荣。

  承沐东海浩荡博大之风潮,受滋养于三江绵延悠远的柔波,宁波——这座“东方商埠”、“时尚水都”,兼具古朴和青春的气质,正穿越7000年的历史风云,以洋洋东方大港包容四海的现代化姿态,傲然崛起于中国版图的东南沿海。

  商埠小城变身现代化大都市

  解放初期,宁波仍是一个沿海小城,城市建成区面积狭小,仅有18.3平方公里,市区道路狭窄,人均道路面积不足1平方米。

  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使宁波城市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尤其是2006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以来,宁波城市空间得到了历史性拓展。高水准改造老城区,先后建成了天一广场、和义大道、月湖盛园等一批特色工程,打造精美的城市名片;开发建设东部新城,加快新城区对老城区的功能承接,加速形成“一城二核”的总体空间格局;加快北仑、镇海、鄞州新城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等重点区域建设,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形象;加强5个副中心城市和13个中心镇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大五中十三小”的城镇体系初步确立;以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为契机,积极推动余慈组团发展,加快形成“双心多点”的城市格局。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城市品位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以绿化美化、污水垃圾处理和空气净化为重点的生态体系建设。推进百里三江生态文化长廊建设,建成了千里“绿色通道”和“清水河道”,建成了日湖公园、福明公园等公园,初步构建了“三江六岸,双湖呼应”的中心城区绿地系统。

  宁波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也体现出独有的城市气质和文化特征。特别是三江文化长廊建设,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如大剧院、图书馆、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等在母亲河畔联结成一片风格各异、蔚为壮观的现代建筑,使三江口核心滨水区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甬城中心区,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城市框架的拉开,离不开交通建设的快速跟进。近年来,宁波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开通了世纪大道、通途路、北外环路、南外环路等骨干道路,新建了庆丰桥、长丰桥、芝兰桥,建成药行街开明街交叉口、中山路日新街交叉口等地下通道,拓宽改造新河路彩虹路交叉口等多个卡口,道路通行能力明显提高,城区道桥设施的瓶颈制约有所缓解。

  至2008年底,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41平方公里;城市化率在63%以上,全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6.51平方米,中心城区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2.38平方米。宁波,完成了从商埠小城到现代化港口大都市的华丽蜕变。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庄伊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