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人大代表在家门口“坐堂”解决居民事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0-07-01 07:24:39

  一炮走红

  城管局长很给国土局长“面子”

  在一堆资料中,记者找出了当年第一张接待登记表,负责接待的是当时海曙区人大代表、区国土局局长胡锦尧。来反映问题的是安泰社区一名叫洪德生的56岁居民。

  当时的情形负责记录的工作人员唐克俭还记得,洪德生满面愁容:“事情说大不大,可是困扰我们好几年了,反映多次都没用。”洪德生所住安泰社区附近有一家物流公司,几乎每天下半夜都有货车进出,开门声、喇叭声、搬货声等,让整幢楼里的居民无法安睡,他们跟街道、社区及物流公司反映了多次都没用。胡锦尧在听取情况反映后表示,他将尽快把这一问题反映给相关部门,双方协商处理,以最快的时间给洪先生一个满意的答复。

  “反映多次都没用”的问题这回解决起来出奇地顺利,胡锦尧和区城管局联系,事情很快有了结果:每晚10点以后禁止大货车通行。

  “城管局局长能不给国土局局长面子?何况人家还是人大代表!”唐克俭恢谐地告诉记者,那个时候,人大代表“坐堂”还是个新鲜事物,关注度很高,再加上人大代表本身对政府部门就有督办权和考核权,所以各部门都非常配合,许多事情办起来立竿见影。

  白云街道联络站从此一炮打响了,那一年,联络站共受理了45件意见、建议,办结率为99%;那一年,海曙区人大代表提出的闭会期间建议共151件,其中有106件由白云代表中心组的代表提出,占了总建议数的70%,远远超过其他街道。

  “白云经验”引起了全区的关注,2005年年底,在海曙区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联络站”现场推广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杰民对联络站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我们一直在思考,在闭会期间,如何发挥代表作用?各个街道的人大工委成立后,它的主要职能任务是什么?联络站的设立,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给我们做好代表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海曙其他一些街道人大工委也纷纷提出加强代表与选民联系的计划。2006年起,白云经验在海曙全面铺开。

     东南商报记者 樊卓婧 通讯员 徐琦雄 许玉芬 白洁 马淑萍 陈文俊 杨夫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编辑:范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