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热浪席卷下 宁波的城市保障体系从容守候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0-08-11 09:13:04

  关键词:饮食

  三管齐下

  安全排查雷厉风行

  入伏以来,随着气温一起攀升的,还有各大超市的人气!家住曙光社区的王阿姨最近就成了超市的常客。

  “以前买菜总喜欢去菜场里,摊位多,有挑有拣,还可以还价。但是最近几乎天天都泡在超市里了!”王阿姨说,气温太热,每次在菜场里走半圈就汗流浃背。“在超市里,一边吹着空调,一边慢慢挑选,舒服着呢!”

  三江超市一位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介绍说,近来他们在市区56家超市的生鲜区生意都十分不错,生鲜商品的平均营业额比平时至少上升40%,有些商品像“周公宅”胖头鱼上柜不到半小时就一抢而空。据粗略调查,近来甬城各大超市总销量普遍比平时上升30%。

  超市人气的攀升,也让保障市民饮食安全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

  “为了保障高温季节市民的饮食安全,我们加大监管力度,‘三管齐下’!”市工商局12315中心主任龚央维介绍说,首先是加强常态化的监管。从入夏以来,就特别针对冷饮等夏令食品加强日常巡查,包括对进货的索证索票、有效期检查等。从目前的排查来看,合格率达到99.5%。

  除此以外,市工商局还专门开展了针对夏令用品和食品的监测、抽检。在7月份先后发布了《关于开展2010年流通领域夏令用品等商品质量监测的通知》和《关于开展2010年流通环节夏令中秋食品质量抽样检验的通知》,监测品种包括乳制品、饮料、腌制品、粮食及其制品、空调、风扇等,共抽检夏令食品440批次,夏令用品100批次。

  “我们将此次抽检的侧重点放在了城乡接合部、农村的批发市场、小超市和杂货店,这些也是监管的薄弱环节。”龚央维说,保障市民的饮食安全,来不得半点的疏忽,加强薄弱环节的监管,可以有效促进食品安全的提升。

  当然,随气温升高的不仅仅是超市的人气,还有桶装水的消费。

  据来自宁波市饮用水同业公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日前,市老三区加上鄞州区估计每天消费桶装水超过10万桶,在接下来几天预计可以达到13万桶。

  为此,市质监部门加大专项监督抽查和日常巡查力度,加强对桶装饮用水质量的监管。

  “饮用水生产工艺看起来近似,实物质量则参差不齐,因此监管的第一项就是加强饮水桶和瓶盖的质量监管。”市质监局相关工作人员解释说,从技术角度分析,瓶桶与盖之间的密封是一个很重要因素。桶与瓶盖之间的配合间隙控制不合理,经过运输颠簸后,有可能造成空气进入,造成污染。

  同时,加强饮用水重点区域的执法检查。通过市、县两级联动的方式,对全市饮用水企业进行集中执法检查,重点查处无证生产(QS证过期)和手工灌装等严重违法行为。现场检查要点包括是否有源水直接灌装(手工灌装)行为或仅经过前道工序直接灌装、企业所用饮水桶和瓶盖是否标注生产许可证编号、在桶清洗和灌装过程中是否使用消毒液等。据统计,截至目前,单市级就抽检饮用水88个批次。

  (董小芳 吴 婧)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