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保税区以市场培育为突破口促经济转型升级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0-08-18 06:50:11

  国际金融危机退潮,全球经济回暖,在紧临深水良港的宁波保税区,一些外人难以觉察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进口葡萄酒市场、金属原材料市场、固体化工市场、船舶交易市场……似乎在一夜之间,一批进口专业市场就在一幢幢写字楼间崛起。

  管委会统计显示,至今年7月底,各类市场已集聚会员企业700多家,注册资本超过20亿元。

  另一方面,在“境内关外”的特殊政策引领下,保税区出口采购配送业务也风生水起,为“宁波制造”进入国际市场搭建起一条“绿色通道”。

  一头是需求涌动的中国市场,一头是潜力巨大的国际市场,在两个市场扇面的节点上,宁波保税区以市场培育为突破口,开始了向亚太重要国际门户“功能区”的战略转型。

  寻找转型突破口

  要素制约与产业选择,这对长期以来被发展速度掩盖的矛盾,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袭击下显露无遗。

  在面积只有2.3平方公里的宁波保税区,如何从依靠资源消耗的工业扩张向依托功能提升的现代服务业转型,更是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与其他区域相比,土地是保税区最稀缺的资源。“寸土寸金”在这里并不是个夸张的修辞。

  为了缓解土地供应矛盾,去年开始,保税区引导22家低产低效工业企业转移出去,收回厂房3.8万平方米、土地40万平方米,为转型升级腾出了一定空间。

  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保税区可持续发展问题。

  “从长远看,保税区的转型发展,要立足于国家赋予保税区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寻求更高层次的转型。”宁波保税区管委会主任马兆祥说。

  这种转型,其实就是由传统的工业主导发展模式向开放式的“功能区”转型,通过创新监管模式,推进口岸通关便利化,拓展贸易功能和口岸功能,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打造内外合作的平台。

  其重中之重,是发挥国际贸易、保税物流、展示展销等功能,培育高端生活消费品和大宗资源性商品进口市场。

  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宁波保税区的这次战略转型得到了海关、国检、外汇、工商、税务等各个驻区部门的鼎力支持。

  海关按照“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的监管原则,实现了通关数据“一次录入、多次使用、信息共享”和进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快速通关。

  国检实施“一次报检、一次采集、一次检验检疫、一次收费、一次签证放行”管理模式,特别是“进境商品预检验”、进口葡萄酒风险评估和抽批抽项目检验,使检验周期由7至10天缩短到1天。

  海关等部门还积极支持保税区将保税功能向码头延伸,满足钢铁企业开展铁矿砂保税贸易需求。

  国检等部门则积极向上级争取,使宁波口岸成为全国第7个进口水果指定入境口岸和全省惟一可直接进口水果的口岸,支持宁波保税区进口水果市场建设。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