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半小时的押解】
在押人员抵达新看守所
凌晨4点,晨曦初开,东观山旧看守所大门紧闭。高墙内,在押人员已经全部起床洗漱。随后,在押人员整队,听候警务人员宣布搬迁转移的工作纪律。晨曦中,在押人员神情平静。墙壁上,写着庄严的“认罪服法、早日新生”。
6点,366名参加现场保卫的警力在公安局大楼集结完毕,按照职责,前往看守所及各处路口。
6点半,搬迁工作正式启动。在民警和武警的押解下,在押人员依次上车,每辆车上都有荷枪实弹的武警和民警。7时,车辆准时驶向新看守所。
早上8点20分,第二批在押人员从东观山旧看守所出发。
9点30分,全部押解工作结束。整个押解工作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全部时间只花了两个半小时。
摄像师王勃那天早上跟踪的是第一小组。而第一小组负责的内容就是3名重刑犯。王勃告诉记者,这三名重刑犯是第一批被带出来的。而装载这3名重刑犯的依维柯警车也是直接开到了东观山旧看守所的大院内。在看守所内的走廊上,荷枪实弹的武警官兵五步一岗,十分严密。负责押解重刑犯的民警走到监室门口,叫一声犯人的名字,然后便走出一个脚上戴着脚铐,手上戴着手铐、拎着编织袋的重刑犯。在核对完身份后,给犯人戴上黑色的头套。这3名重刑犯每一名都有3名民警贴身跟随,寸步不离。王勃告诉记者,几名重刑犯是押解工作的重点,他们坐的也是专用的警车,但从现场看,这3名重刑犯的押解工作也十分的平静,井然有序。
在3名重刑犯被带上警车的时候,其他的在押人员都在监室旁的过道上等待。等到3名重刑犯坐上警车以后,这些在押人员才开始了大规模的转移。和重刑犯一样,每个人的头上也都戴上了黑色的头套,不一样的是,这些在押人员都是两人一副手铐,而且坐的也不是专用警车,而是空调大巴。
在押人员经过看守民警编排、核实,被民警一对一地带上车,在民警的安排下就坐。
早上7点钟,随着总指挥林东的一声令下,警笛呼啸,在警车开道和武警的护卫下,第一批载着250名在押人员的15辆押运车辆按编号依次开动。押运途中,民警高度警惕,武警战士荷枪实弹、严阵以待,随时注意着在押人员的动向,准备随时处理突发事件,确保万无一失。沿途各个路口均有民警站岗把守,重要关口更是有荷枪实弹的武警官兵把守。
在完成第一批押解工作后,车辆依次返回东观山旧看守所,再押解第二批在押人员。经过2个半小时的押解工作,8月16日早上9点30分,随着最后一名在押人员被新看守所收监,这次宁海史上最大规模的在押人员押解工作全部安全完成。同时,整个看守所的搬迁工作也宣告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