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精品
寻找突破口跳
如果说,宁波市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改革的前3年,是以做大市场、发展产业、增强实力为主的话,从2007年起,他们又多了一个重心,那就是创精品。创精品的突破口在哪里?邹建红和他的主创团队盯上了宁波的本土文化。当然,精品的磨砺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对市歌舞团公司来说,可谓经历了一个“三步上篮”的过程。
早在谋市场阶段,市歌舞团公司就已经开始创作大量反映宁波本土文化的作品,如策划的主题晚会《风情七千年》就是根据宁波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打造的,又如这几年陆续创作、演出的《烟雨江南》、《金色图腾》、《红蝶》、《瓯乐》等,无一不带有浓郁的本土风情。
2008年,市歌舞团公司选中了一个“人无我有”的主题——创排讴歌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者的大型情景歌舞剧《跨越》。公司多次组织省市专家到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工地采风,与不同时期的大桥建设负责人座谈,并结合大桥实景照片,反复研讨剧本,经过多达十余次的修改才完成剧本创作。在剧目的创排上,他们又进行了大胆的创新,邀请国内一流专家组成主创班子,如多次荣获文化部“文华大奖”的邢时苗担任总导演,央视资深策划人朱海担任总撰稿,著名作曲家印青、赵季平、刘青等担任晚会的特邀作曲,又邀请了著名歌唱家宋祖英、谭晶等演唱歌颂杭州湾越海大桥的主题歌《奠基沙》、《告诉海》等。2008年5月1日,《跨越》在宁波大剧院隆重上演,以其恢弘的舞台气势,细腻的情感表达,强烈的艺术震撼,获得了现场观众的共鸣。台下许多参加过大桥建设的功臣们,特别是当时担任大桥建设总指挥的王勇副市长流着眼泪看完了85分钟的演出。
如果把《风情七千年》和《跨越》比作“三步上篮”中的前二步蓄力过程的话,《十里红妆·女儿梦》正是那最后奋力的“起跳”。
经过多年寻觅,市歌舞团公司把目光聚焦到了“十里红妆”,这是又一个“人无我有”的本土题材。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单剧本创作就历时三年。为了更好地反映江南的婚嫁习俗和民俗民风,市歌舞团公司组织省市两地民俗专家广泛收集了浙江的民间传说,如绍兴的“女儿红”、宁波的“子孙桶”、嘉兴的“轧蚕花”以及其他地区的“荷花灯”、“女儿节”等,为作品提供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从而使全剧演绎的民俗风情达12种之多。2008年8月6日,公司举行了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的开排仪式。从这一天起到10月6日审查演出,刚好两个月时间。两个月要让一部舞剧成型,难度可想而知。一场打造精品舞台剧的攻坚战就此开始,演员们每天从早上八点半开始到晚上十一二点排练结束,除了吃饭时间,中间几乎没有间歇。为了真实地体现盛大的十里红妆出嫁场面,公司还特别租用了4600平方米的舞美制作仓库,40位舞美工作人员在里面整整工作了2个月,每天工作近16小时。制作了近400件红妆器具,尤其是小姐楼和千工床,在继承原有传统的基础上又有创新,成为剧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2008年10月,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在宁波大剧院审查演出,主创人员邀请多方面专家举行了多场座谈会,共同探讨修改方案,特别是在“风情”或“剧”的定位上形成了一个明确方向,增加了两个人物——阿林和幸儿,从而使人物性格更加丰满,剧情更趋合理,作品也更具观赏性。
2009年3月,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终于掀开了神秘的面纱,在宁波大剧院隆重公演,出现了连演七场、场场爆满的可喜场面;随后,在上海大剧院演出,出现了演员六次谢幕观众还迟迟不愿离去的感人场面。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胜在何处?有关专家总结说,此剧形象地展示了浙东人民的核心文化价值观,让观众触摸到浙东文化孕育下的这一方人的深沉的灵魂,在浙江的舞台艺术创作上写下了崭新的一页。就像宁波人常说的“闷声不响,扑通一枪”,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一炮而红,荣获了第十一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第七届全国舞蹈“荷花奖”优秀剧目奖。
放眼国内,以往有不少剧团的精品之作由于演出成本过高等原因,常常“捧了奖杯,束之高阁”,擅长走市场路线的市歌舞团公司对此现象坚决说“不”。如何把精品创作与市场化运作结合起来?市歌舞团公司有自己的良方,他们创作了两个版本。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的完整版本需要有75名舞蹈演员参与排练、演出,而公司舞蹈演员只有40多人,为此他们与山西“一把酸枣”剧组和江苏“茉莉花歌舞团”合作,如遇特别重大的演出,邀请他们联合组台,如遇小型场地演出,公司的舞蹈演员就能独立完成。这样,减少了没有大型演出时需要长期“养”演员、演出成本过高的后顾之忧。
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已在浙江省主要城市、上海、德国亚琛等地共演出71场,近6万名观众观看了演出。这次,《十里红妆·女儿梦》去苏州、青岛、天津一路巡演,最后一站是国家大剧院。邹建红说,这是文化体制改革成果的一次汇报演出,是宁波文化人的一次夙愿的实现,更是宁波文化的一次全面宣传。
连续三年演出收入超1500万元,这在全国的文艺团体中也许不是最高的;每年的演出场次在120场以上,这在全国的文艺团体中也许不是最多的;每两年要创作一部大型艺术作品参加全国大赛,这在全国的文艺团体中也许不是唯一的;但如果以上这些成绩是一个只有90多名演职员工、政府每年只有200万元项目经费投入、并且每年还要依靠自收自支购置200万元演出设备的“小团”取得的,则无疑是独一无二的!
宁波市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明天会怎样?公司会议室墙上的那句口号——“艺术精益求精,服务尽善尽美”会依旧鞭策着他们努力前行。据说,他们又瞄上了“宁波帮”和“爱心城市”这两个本土题材。素有“拼命三郎”之称的邹建红说,在口碑和奖杯之后,明天所有的努力都将“另起一行”。
宁波日报记者 顾 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