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非公募基金会:民间慈善走得不容易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0-10-11 13:01:55

  慈善,搅动了中国的9月。一边是,比尔·盖茨、巴菲特于9月底来华办晚宴,大多数富豪怕被现场“劝捐”而婉拒邀请。另一边,近年来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的李连杰,泪眼自曝“壹基金”欲转公募慈善基金而不得面临运作中的诸多困难。

  据了解,目前国内的慈善基金会分两种,公募和非公募。公募基金会有权向公众募捐,而非公募基金会无权向公众募捐。在现有政策环境下,民间发起公募基金几无可能。民政部相关负责人也指出,国家从政策上鼓励非公募基金会,而对公募基金会抱“不扩容”态度。

  民间慈善,只能走非公募的道路。记者了解到,自2004年政策“开闸”以来,目前宁波共有9家非公募基金会。在李连杰如此名人都感到累了的今天,宁波那些低调的慈善家又处于怎样的境地呢?

  受“双重管理”制约 注册:曲折找“娘家”

  9月22日,中秋节。浙江省理想慈善基金会的副理事长、秘书长Julian(被采访者要求隐去姓名)从香港专程飞到宁波,要在北仑电大的开学典礼上进行一场演讲。“基金会资助了一批学生,校方邀请我们以企业经营者的角度,和孩子们聊聊成材与就业的话题。”

  回忆起基金会诞生的过程,Julian不禁笑着说“很波折”。“对注册相关事宜完全是一头雾水。2008年左右,我们就开始从网络上搜集资料,其中寻找业务主管单位一项,着实费了些劲。”据了解,目前我国对基金会实行“双重管理”体制。成立基金会,不仅要到民政部门申请登记,而且必须找一家政府部门作为主管单位。

  根据当初设定的公益领域,“理想”最先找了宁波市教育局,由于慈善基金会都必须到省一级注册,因此找到省教育厅,但答复说,像你们这种外资背景的还从来没遇到过。“最后找到中央有关部门,人家说还是不行!”转头向省总工会寻求业务主管,但答复说“虽然你们扶助对象涉及外来务工人员,稍有沾边,但仍不确切”。

  最后,好不容易找到省民政厅,一下做齐了“婆家”和“娘家”,既是登记管理机关,又担任业务主管单位。今年5月26日,“理想”终于获得浙江省民政厅颁发的《基金会法人登记证》,成为宁波的第9家非公募基金会。

  “由于非公募基金会的业务范围比较宽泛,民间色彩较浓,有时难以找到主管部门。实际上,目前宁波也存在着大量没有找到主管部门的草根公益组织。”市慈善总会办公室主任陈海英说,民政部门同时出任登记审批管理机关,又是业务主管部门的做法,是一种“变通”。

  过多依赖“自己人” 筹款:少有“外来”捐赠

  你还记得去年年底,一位老先生出资153万元购买了6辆高性能救护车,分别赠送给宁波市急救中心、余姚市人民医院的事吗?这仅仅是陆章铨一生善举中的一件。

  2008年4月,余姚市首个以企业名义依法组建的非公募慈善社团——宁波太平洋慈善基金会成立。该基金会由宁波太平洋集团公司总裁、宁波太平洋大酒店原董事长陆章铨发起,其个人和企业出资1000万元建立。在成立大会上,基金会创始人陆章铨表示,将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得基金会母本基金规模增至7000万元。

  “1000万元的本金,我们是放在太平洋大酒店里做投资的,大概年息10%,这样算下来每年可有100万元左右的增资。”太平洋慈善基金会办公室主任陆水洪将这一做法称为“定点存放,有偿计息”。此外,起始金1000万元的慈善“水池”去年还得到了两笔注资:陆老先生本人往基金会再投了约65万元、太平洋旗下企业捐赠了200万元。

  根据管理规定,非公募基金会每年必须支出用于公益事业的底线是起始注册金的8%,但“太平洋”的散财手笔却远远大过这个数目。“两年下来,我们已经支出了约460多万元的慈善款和物品,年均超过了20%的比例。”

  1000万元的原始“水池”不断外泄,何时才能累积到7000万元的规模?陆水洪对这个问题也表示了一定的担忧,“因为不能公开募集,现在主要是靠陆老先生的个人号召力,让太平洋旗下的盈利企业做出一定捐赠,来自外界的捐款很少很少。”不过他也透露,今年5月,陆老先生承诺年内再增1000万元的母本金,并争取年底到位。

  作为仅成立不到半年的非公募基金会“新军”,浙江省理想慈善基金会的原始基金数为200万元,是Julian与一位朋友以个人名义各出资100万元成立的。“按计划,我们每年要支出约100万元的善款,”为防止母本金“水池”缩水,Julian和几位理事已约定好,每人把自己每年赚的税后收入2%捐注入理想基金会,这样差不多有100万元到200万元的增资。

  “他们这样已经算好的了,有实体撑着,本身就是有钱的企业家。我所知还有个别非公募基金会,负责人自己不够有钱,因为募集不到善款,经营十分困难。”一位熟悉该基金会的人士告诉记者,她参加了一场由该基金会举办的书画拍卖活动,30余幅作品仅拍出了1万余元,“这么点钱想要操作一些稍微大型的慈善项目,根本不可能,所以也只能小打小闹。”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