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非公募基金会:民间慈善走得不容易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0-10-11 13:01:55

  社会认知度、公信力不够 运作:多找相关部门“搭桥”

  最近一段时间,Julian在宁波“面试”了好几轮他们打算扶助的对象,“在10来人的聚会中,通过谈话,可以让我更真切地感知他们是否有力争上游的决心。”不想随意性地、零散地将善款捐出去,Julian和他的理想基金会更愿意扮演一个“异姓兄长”的角色,与受助人分享人生经验,彻底扶助起一个人,“要帮就要帮到底”。

  在理想基金会的工作计划中,记者看到,家境贫困而有上进心的失学或失业青年、有潜力的职技教育和训练机构,是它们的主要扶助对象。对这部分群体的初期筛选,他们委托给了市慈善总会。“宁波这么大,我们也不知哪里去找;就算找到了,也许人家还误会你是骗子呢!”

  “除了慈善总会,我们还和关工委、教育局等诸多单位有合作。”陆水洪说,太平洋慈善基金会的许多项目,都找了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搭桥”。“资助贫困的高中生、大学生,这个得找教育局,把通知下发到各学校,让他们来推荐并初选;要去慰问老年人,得找民政局或是老龄委;去年给盲人送出1000只报时手表,就是和残联合作的……”

  “当然希望更多人能知道太平洋慈善基金会”,陆水洪说,尽管已有2年多的历史,在余姚当地也是路人皆知,他们仍致力于在更大范围内提高基金会的社会认知度。“我们很注重形象宣传报道的,每年都把慰问信下发到2000多位受助人手中,甚至连我们基金会的‘红包’也都是专门设计过的,上面印了基金会的标识和电话……”

  “兼职”多、人手紧 管理:仍缺专业团队

  “真正要说专职人员,只有我一个!”陆水洪在介绍太平洋慈善基金会的人员架构时说,目前基金会由11名理事组成理事会,设4位名誉会长和2名监事,并聘任了10位名誉顾问。其中工作人员基本就3位,“除了我,另2位都是兼职。如财务会计,就是从太平洋大酒店‘挪用’过来的,每月另加开工资300元。”

  为最大程度地减少行政成本,基金会运作过程中,他们不得不加强了内部管理。按《章程》规定,可以在当年的救助支出中提取10%的管理费,陆水洪告诉记者,2009年他们实际费用支出仅占救助资金支出的2.26%,远远低于10%的标准。“办公经费基本没有!3个人的工资和其他各项支出,一共才6万多元。”甚至连去年春节时提出的向名誉顾问、有关政府部门适当“慰问慰问”的经费,也遭否决了。

  作为2家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股东,从去年开始,Julian的工作精力大约有2/3都转向了慈善,“但我只能算兼职,真正全职的也就2位。”据介绍,理想慈善基金会下设四个部门:行政、活动、财务、信息部,全都“打包”给了两位年轻的工作人员。

  “民间慈善机构的确很少设立专职人员,据我所了解,大多数非公募基金会都是靠聘请兼职或临时义工,来完成日常管理、外出慰问等工作。”陈海英说,传统概念里,与慈善奉献联系在一起的,必然是清贫。“中国慈善起步也没多少年,允许设立非公募基金会也是2004年以后的事,慈善人才本就缺乏。再者,大多民间慈善机构对资金的预算都很有限,没有一腔热情,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工作人员是很少的。”

  相关链接

  宁波非公募基金会年检全过关

  根据规定,目前我国对基金会管理主要采取年度检查办法,主要进行相关财务审计等内容。记者日前从浙江省民政厅了解到,注册已超过一年的宁波市8家非公募基金会全都年检过关。一位谭姓工作人员介绍说,宁波拥有的非公募基金会数量在省内算多的,而且整体上运作也较规范。

  据悉,合格的6家分别是:陈再脑血管病预防基金会(象山)、浙江慈溪兴业夕阳红基金会、浙江千手慈善基金会、宁波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广天日月鲍林春建设科技基金会、宁波太平洋慈善基金会(余姚);基本合格的有2家,分别是宁海王春文慈善基金会、宁波市戏曲艺术发展基金会。

  宁波晚报记者 滕华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