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锡甫:
填补炭黑企业空白
都说炭黑行当不好干,成天跟黑粉在一起,忙活一天,一身黑泥一身汗,但别说,还真有人乐在其中。宁波德泰化学有限公司的黄锡甫就是这样一位。算起来他跟炭黑打交道差不多近30年了,五年前,已是功成名就的他毅然选择了镇海这方热土,带着满腔热忱继续他未完成的梦想。
看中镇海大环境
2005年镇海炼化上马100万吨/年乙烯工程,一时间,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纷纷兴建,从原料的生产到产品的深加工,都堪称一时之最,但唯独在炭黑项目的建设上是一片空白。
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还是温州某国企高层的黄锡甫接触到了镇海当地的化工行业,“当时就是帮着规划8—10万吨炭黑项目。”黄锡甫说道,可谁想就是这样一次短暂的接触,竟萌发了他创业镇海,再干出一番事业的念头。
“镇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背靠宁波港、交通发达,依托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的乙烯焦油和宁钢的煤焦油提供便利,更为重要的是,炭黑企业在当地是个空白,而浙江又是制造业发达的经济强区,对于炭黑的需求势必较大。”黄锡甫坦言。
恰在当时,镇海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引进外来人才的优惠政策,引才氛围浓厚,正是瞅准了这一点,黄锡甫毅然放弃了原本稳定的工作,带着一帮人才来到了镇海。当时,迎接他们的不是现成的金饭碗,而是挑战,用黄锡甫的话说,“一切都得从头干。”
从零开始从我做起
如今的宁波德泰算得上是国内炭黑企业的一块招牌,产品行销海内外,多次荣获业内大奖。可就在短短的五年前,刚成立的德泰却举步维艰,仅仅是原材料一项就颇使黄锡甫犯难,“炭黑的生产对原料要求较特殊,由于当地还没有炭黑企业,因而对于相关的原材料供应很吃力,而没有原材料,我们的炭黑项目将陷入僵局。”为了解决原材料的瓶颈问题,黄锡甫接连半年时间奔波外地,商谈原材料的引进事宜,最后硬是将一吨吨的原材料从东北拉到了镇海。
相对于原材料的缺乏,团队的人心更成了黄锡甫棘手的难题。“当时有些人问我,为什么放着好端端的国企高管不做,偏要来这里创业,辛苦不说,还可能会一事无成。”面对周围人的质疑,黄锡甫并没有作过多的解释,而是作出了一个规定,公司管理层以上的领导,一律不准带家属,专心创业,首先从他自己做起。
五年里,黄锡甫常常是第一个出现在工作的现场,“做事就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创业固然艰难,但往后的路更长,如果吃不了苦,那索性趁早回去!” 黄锡甫常常用“四个千”来鼓励身边的人,“千家万户”、“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千山万水”。正是靠着这股子拼劲,短短几年间,德泰建成了3万吨/年硬质炭黑生产线和蒸汽锅炉系统,试产一次成功,质量优良,并较快地被用户认可,达到产销平衡,仅半年时间即被评为行业推荐品牌。第二条国内最先进的软、硬质3万吨/年炭黑生产线和50T/H中压蒸汽站也将建成投产。时至今日,回想起当初创业时的艰辛,黄锡甫感慨道:“那时可以说是从零开始,但短短五年时间,我们挺了过来,公司各项工作纳入正轨,如今谈起国内的炭黑企业,德泰已小有名气。”
不断创新抢先机
五年拼搏,黄锡甫领导下的德泰在炭黑的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均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业优势。公司的炭黑产品也被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高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先后被宁波市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评为“宁波市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宁波市节能减排先进单位”、“2007年宁波工业(创业创新)风云榜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项目承担企业”、“国家标准炭黑定点生产企业”、“国家炭黑标准起草单位”、“橡胶产品质量授信企业”等荣誉称号。据了解,仅2010年,德泰的产值就将近2个亿,几年来累计为国家创造利税近7000万元。2008年,黄锡甫受邀被聘请为宁波工程学院客座教授,2008~2009年度被镇海区评为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
现在,黄锡甫正筹划着建设第三条特种炭黑生产线,计划到2013年建成三套总产能达9-10万吨/年的软、硬质和特种炭黑生产基地。他告诉记者,先前的两条生产线主要以软硬质炭黑为主,但考虑到当下国际炭黑市场的整体趋势,一味的偏重大路货产品鏖打价格战,是不可取的。为此,只有尽早地发展特种炭黑,转而以特质、节能、降耗、安全、环保取胜,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得先机,从而与国际炭黑企业相竞争。
在镇海打拼了五年的黄锡甫有个心愿,“珍惜社会、政府、股东、员工赐予的舞台,用最少的原料生产出最优质最多的产品,实现炭黑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装备创新、管理创新,争创国内一流炭黑企业。”他向记者坦言,镇海的发展环境给了他实现梦想的空间,不但是当地人性化的人才政策,还是本土独有的资源地理优势,无疑都给德泰的发展加了一把劲。他相信,在目前的环境下,德泰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而镇海也势必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集聚,共同打响从“镇海制造”向“镇海创造”的跨越战。 (记者 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