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三江视点
宁波它山堰历千年而不衰 曾一度孕育明州府
稿源: 中国宁波网  | 2010-10-26 12:23:05

  【核心提示】它山堰是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建筑工程,与四川都江堰、山西郑国渠、广西灵渠齐名。作为鄞西地区的水利枢纽,它山堰历千年而不衰,至今仍发挥着阻咸、蓄淡、排洪和引灌的重要作用。

它山周边的神秘
丰水期的它山堰
它山堰历史缘由
它山堰碑铭正对的便是它山堰,时下仍是水绿山青。记者陈锦源 摄
它山堰每一条条石都在诉说先人采石设堰的故事。 记者陈锦源 摄
  中国宁波网10月26日讯(记者 陈锦源) 近日,中国宁波网天一论坛众多网友热议它山堰之知名度,及风景之秀美。记者实地采访,发现它山堰历千年而不衰,除了景色秀美,其阻咸、蓄淡、排洪和引灌四大功能仍然存在,可谓“合双蛟之水入鄞江腾泻万里,分二溪之流布句章滋润千顷”。

 

  阻咸引流 它山堰曾一度孕育明州府

  它山堰因位于它山之侧而得名,这里水绿山青,四明山脉层峦叠嶂,堰旁有青龙潭、乌贼山、冷水庵等。上游是清澈的樟溪河,下游是宽阔的鄞江。

  它山堰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陈思光现年62岁,是土生土长的鄞江人。他一直在研究它山堰文化,曾一度主管它山堰文物保护管理所,是它山堰文物的重要保护者之一。它山堰除了是文物,它的部分功能不减当年。陈思光说,政府考虑到减少鄞西地区的洪涝压力,在鄞江上游建造了交口水库,它山堰的水利枢纽作用有所减弱,但排洪、阻咸方面仍举足轻重。

  《鄞县水利志》、《四明谈助》和《四明水利备览》是遗传下来记载它山堰的主要书籍。据史料,唐朝前期,鄞县县治和明州府治均设在鄞江光溪镇,在它山堰没有建成之后,鄞江咸潮与淡水一堰相隔,鄞西七乡20万亩良田的灌溉用水及居民生活用水得到了保障,农田得到丰收。村民蒋伦华说,30年前饮用水来源都是取自它山堰,而且这水对他们种地种粮必不可少,也曾改善过上游河道的航运。然而,唐代王元暐建堰时,主要是出于阻咸和引流的考虑。

  它山堰建成后,江、河截然为二。它山堰上方的水平时七分入河,三分入江。台风或梅雨季节来临的时候,它山堰上方的水七分入江,三分入河。陈思光介绍,流到内河的水,主要用来灌溉鄞西平原20万亩良田,并经南唐河入南门流入宁波的日湖和月湖。明州府治以及鄞县县治迁移至三江口后,居民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主要是靠它山堰淡水供给,明州城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它山堰这一当时首屈一指的水利工程。陈思光略有激动地说,今日宁波的繁荣,少不了它山堰的水利功能根本所在。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陈锦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