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三江视点
甬城它山堰建堰巧妙 附近数十处史迹神秘绝伦
稿源: 中国宁波网  | 2010-10-27 07:55:20

  【核心提示】它山堰阻咸、蓄淡、排洪及引灌的作用至今仍然存在。自唐代王元暐主持兴建它山堰以来,宋、明、清等历代皇朝均有对其维修整治,其历史可研究价值很大,自2002年以来,众多专家学者曾对它山堰展开大规模调研。而它附近的一些史迹,也成为了当地重要的文化遗产。

它山周边的神秘
丰水期的它山堰
它山堰历史缘由

它山堰水流经鄞西塘河,便于船只运航。 (资料图)
图为它山堰枯水期情形。 (驴友图)
  中国宁波网10月27日讯(记者 陈锦源) 上通四明山,下通三江口,它山堰一带曾是浙东古代繁华的地方之一,一度是明州府的贸易中心。它山堰的研究价值主要是体现在古代水利工程的历史文物考究、它山堰文化及科学建堰等层面。而且,当地景色秀美壮观,它山堰一带数十个已发现的史迹也充满着神秘色彩。

  它山堰一带曾是贸易中心 曾有百官大船到访

  进入它山堰村,一路向高地前行,便到了它山庙。它山庙全称是它山遗德庙。当年,县令王元暐解甲归隐,村民建庙设王元暐偶像,四时香火不绝人寰。每逢“三月三”和“十月十”,这里都会有庙会,设案焚香,纪念筑坝有功的人。

  它山庙旁有片石留香亭,顺着石阶下行,便是它山堰。史料记载,唐太和年间,山东琅琊人王元暐为根治水患,领导民众用时三年筑成它山堰。它山堰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陈思光介绍,它山堰建成之后,经历代修理、疏浚、增筑,工程整体日臻完善,并较好地保存至今。

  走在条石上,记者发现十多个桩孔,有些磨损痕迹严重,有些则较为完好。这些桩口都年代久远,颇有来头。四明山鄞西一带水源充足,平原开阔,土地肥沃,史料记载,明州府志及鄞县县志最早选址在这里,曾是宁波古代最繁华的地方。当然,到后来明州府志便迁移到三江口一带。隋唐以后,隋、唐、五代、宋、元、明这一时期都是它山堰一带鼎盛时期。那时,陆路并不发达,水路是最好的交通工具。它山堰二分江河,上游可通四明山,下游可通明州各地,乃至全省各府。唐宋以来,便有百官船到来,商船络绎不绝,与金华府、绍兴府等地来往颇多。明代时,它山堰也有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商贸,因为它山堰驱船顺江直下便是三江口。故此,它山堰一度实为古代明州府和鄞县的商埠。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陈锦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