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鲜为人知的“宁波帮” 邓小平使之
稿源: 《中国文化报》  | 2010-11-06 12:50:59

博物馆里收藏的教科书

  见证历史时刻

  有那样一些展品,虽然看似寻常,却因为带着特殊的历史烙印,显得格外珍贵。

  放在一个红漆木匣子里的,是船王包玉刚“世谊号”船舶的仪舵器。这只看似平常的仪舵器,见证了香港回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刻。

  上个世纪80年代,中英谈判一度陷入僵局。包玉刚前往英国会见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并为她带去了两样意外的礼物,其中一样,便是向英国订购船舶的订单。这让撒切尔十分惊喜——因为当时英国的船舶制造业已日趋萧条,世界船王愿意订购船舶是个十足的好消息。

  随后,包玉刚邀请撒切尔夫人前往上海,为他的“世谊号”主持下船典礼,也顺便带她看看上海,希望她不要因为香港失去中国广阔的市场。

  撒切尔夫人接受了邀请并如约而至。她看到了改革开放后经济腾飞的中国,并与上海市的领导进行了会谈。这次访问给中英谈判带来了巨大转机。

  而另外一张发黄的老式信纸,承载的不只是历史,更有一份海外宁波帮的家国情怀。

  它是曾任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的王宽诚1951年6月9日写给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盛丕华的信,提出要为抗美援朝“自愿捐赠飞机一架”。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王宽诚就带领香港中华总商会在香港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抗美援朝期间,他不止捐赠了一架战斗机,还购买了相当于2000两黄金价值的爱国公债,以实际行动带领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祖国的建设。

  1985年,他拿出了自己的一半资产——1亿美元捐给国家,设立选送优秀人才出国深造的“王宽诚教育基金”。

  展品里最气派的,莫过于那辆车牌为“YING888”的劳斯莱斯汽车。它的主人是美国华商总会创始人、著名爱国侨领应行久。

  上世纪70年代,邓小平在美国访问及参加联合国大会,坐的就是这辆车。此后,它还陆续接送过万里、朱镕基等多位访美的国家领导人,见证了中美关系史上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

【编辑:范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