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自律与堕落的抉择 宁波市超市外窃现象透析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0-11-15 14:13:58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自选式开架售货”为模式的超市,开始进入中国内地老百姓的生活。如今,在甬城,合资的、本土的、大卖场、便利店、各种形态不一的超市遍地开花。

  然而,超市在给顾客带来无约束购物体验的同时,也让不少偷窃者看到了其中的“生财”之机。超市外窃现象不但严重困挠着商家,也使一部分的损耗最终转嫁到了消费者的头上。

  便衣民警抓住超市窃贼

  9月20日17时左右,海曙区江厦街某港资连锁超市的一家门店前,邵科(化名)跟一名男子点了点头后走了进去。

  超市里熙熙攘攘,几名工作人员正忙着将货物补充上架,顾客则在一排排货架前自主挑选商品。

  邵科踱步到化妆品货架前,回头打探了一下附近的工作人员,然后将斜挎包拉到身前,顺手将货架上两瓶价值128元的面霜放入包内。

  润唇膏、剃须刀……邵科若无其事地在几排货架前移动。一名收银员看了看他,他赶紧闪到附近货架后,尽管有些慌乱,他还是不忘将几瓶润肤露放进包里。

  大约半小时后,邵科拿着一瓶爽肤水到收银台结账,共计39.9元。结账后,他通过防盗门走出店时,警报响了。

  店内保安小张听见警报声立刻追了上去。邵科飞一样在前面跑,小张心想,这下追不上了,可就在十几米远处,两名中年男子突然从旁边杀出,一下将邵科拖倒在地,他们是在附近巡逻的海曙公安分局便衣警察。

  人赃俱获!5分钟后,在店对面负责接应邵科的同伙也被支援的民警截获,在他随身携带的黑色塑料袋里,同样装满了高价化妆品。

  半小时后,该连锁超市城隍庙门店、天一广场门店均反映当天有化妆品失窃,通过调取这两家门店的监控录像,民警发现正是落网的邵科及其同伙所为。原本死不认账的二人只好如实交待作案经过。

  19时,民警来到二人租住的位于江东宁穿路的一家小宾馆,一打开房间门,整整4大箱赃物放在地上,其中3箱已经打包并贴上快递单子,打算发往广州,打开一看,4箱全都是欧莱雅、资生堂等大品牌的化妆品。

  11月9日,记者在市看守所采访了邵科。今年28岁的他告诉记者,9月19日他和程立一起来到宁波,听人说偷超市化妆品来钱容易,可没想到动手当天就被抓了。

  “广州那边有专门收货的,指名要贵一点的化妆品。”邵科说,这些赃物通过快递寄给收赃的,再经由网购渠道销赃。

  在这起案件的侦破中,店内的监控录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该连锁超市城隍庙门店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从新店开业开始,江厦派出所民警曾多次建议店里尽快安装监控探头,“原来还以为这监控没啥用呢”。

  难以计算的超市外窃损失

  记者走进该连锁超市天一门店的工作间,抬头看见墙上统计表里的一串醒目数字:2010年中国区损耗指标-0.4%,2010年8月17日盘点,损耗金额17280元,损耗占比-0.28%。

  “超市中的被盗商品和其他已破损、难以售出的商品,一般都作为‘不明损耗’登记入账。要精确统计外窃造成的损耗,其实是件困难的事。”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了附近另一家大型综合类超市,该超市防损部陈主管给了记者较为精确的数字:仅他们一家门店平均每个月的外窃损失就将近7000元。“这些统计仅仅是我们已发现的部分。”陈主管补充道,一些散装商品难以精确计算,预计损失也非常之大。

  据了解,超市外窃是一个世界性普遍存在的问题。据国外权威统计部门计算,由于超市大多薄利多销,被窃1美元的商品,需要94美元的营业额才能挽回损失,仅在美国,超市外窃给零售业造成的损失,每年达到100亿美元以上。

  “商品的丢失无疑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但这些成本追根究底还是算到了消费者头上,因此偷‘商家’事实上就是偷‘大家’。”陈主管说。

  记者采访了宁波几家大型连锁超市具有一定资质的超市防损员,他们对外窃现象有较深的见解。

  江东区一大型合资卖场防损员A先生:超市一年四季都在丢东西,相对来说,冬天是旺季,因为冬天人们穿衣服多,便于隐藏被盗物品,此外,越是人流高峰偷窃现象越多,这个不难理解,浑水摸鱼嘛,尤其是早晚买菜时段、我们工作人员根本顾不过来。

  鄞州区一超市防损员B女士:偷东西的人,我们统计过,男的比女的多,年轻的比年长的多,外来人员比本地人多。不要以为干这行的都是职业小偷或低收入者,我们还抓到过一些高学历、高收入的窃贼呢,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们碰不到的。

  海曙区一合资大型卖场防损员C:便于隐藏、价值高的货物最容易成为下手目标,比如化妆品。但是有的惯偷,即使是罐装奶粉、洋酒这类不易隐藏的货物,他们也有办法:改装过的大衣里面都是袋袋,一塞就大摇大摆出来了。

  各位防损员告诉记者,超市外窃的关键,就是如何将货物安全地带出超市,与偷窃者不断的斗智斗勇中,他们也逐渐增长了识别犯罪的能力。

  记者了解到,偷盗者最常采用的就是破坏防盗装置的办法,比如撕毁磁性防盗贴,去掉磁钉,或者干脆改换包装。另外,也有人用能够屏蔽磁性的大容量包、特殊材质的衣服作掩护,将货物藏匿后带出超市。现在,还出现了一种“张冠李戴”式的作案方法,在调换商品的条形码后,以少量的金钱“购买”超额货物并堂而皇之地离开。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