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在困境中突破 宁波大中专毕业生高就业率剖析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0-12-06 08:45:57

  培养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

  从在甬各大高校,到团市委、教育局、市学联,都把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培养作为大学生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在学校里开设“大学生创业街”、“模拟公司”等,让大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体验创业就业,这是培养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一条途径。早在2004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就设立了全国第二条“大学生创业街”。大学生们组成创业团队,提出创业计划,最后经学院项目选拔通过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才能在这条街上开公司。学院还为每家大学生公司配备了指导老师。每学年,学校都要对“创业街”的公司进行考核评定,对于经营状况极佳的A级公司给予奖励,一般经营的B级公司则继续保留,亏损的、经营不善的C级公司则必须退出“创业街”。公司主人毕业离校时,可以将公司迁走,也可以清产核资过户给后来者。2006年,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在学校中创建“模拟公司”。全校共7个二级学院团总支成为“模拟公司总公司”,所有班级团支部成立“分公司”,让学生以“学生+员工”的双重身份,在学习期间感受强烈的“企业文化”。

  派大学生走出校门挂职锻炼、推进大学生职业见习计划,让大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是培养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另一条途径。今年7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各分院团学组织挑选的44名优秀大学生,赴江东区5个街道的20个社区居委会以及9个区直部门担任社区兼职团支部副书记或行政助理,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活动。参加挂职锻炼的大学生普遍反映,自己处理各种事务、应对突发事情以及组织各类活动的能力有明显提高。自去年3月10日,团市委和本报“城事帮办”联合推出“职业见习直通车计划”以来,全市纺织服装、建筑设计、旅游服务等20多个行业系统已建立了425个见习基地,共提供10925个见习岗位。

  建立创业学院、创业班,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是培养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又一途径。2008年4月,团市委与浙江万里学院联合创办了宁波青年(大学生)创业学院。这一创业学院是集青年(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和服务于一体的公益性专门服务机构。在甬各大高校近年来相继开展了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有的还开办了创业班。

  搭建大学生创业就业平台

  提起由市政府与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联合举办、团市委与宁波国家高新区连续8年积极承办的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绝大多数年轻人不会陌生,这是我市为青年创新创业构建的一大平台。

  宁波大学信息学院2008届毕业生、现为宁波高新区尤格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的成吉洋对创业大赛记忆犹新。2007年,还是大四学生的成吉洋和他的团队获得了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这一重要的人生经历激励着成吉洋最终成功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孵化器”,这个过去在一些创业园区用来培育新兴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平台,如今已普遍存在于各大高校及各类园区,成为青年(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重要平台。目前,全市已建立的共青团主导的青年大学生创业孵化园7个,青年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基地10个,孵化各类初创型企业213家。

  资金相对缺乏是大学生创业的“瓶颈”制约之一,因此,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都把解决这一问题作为扶助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抓手。2008年4月,团市委在罗蒙集团、申洲集团等一批企业的支持下,成立了首批基数总额为5000万元的宁波青年就业创业扶助金,主要用于资助宁波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项目的扶持等。2009年,团市委与浙江农信社宁波办事处联合出台《宁波市青年大学生创业项目贷款》,分“青年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和“青年大学生创业项目贷款”两类实施。目前,团市委与浙江农信社宁波办事处推出的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累计发放贷款9亿多元。

  一些负责学生工作的高校老师说,高校之所以如此鼓励有条件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因为这不仅可以让个别学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而且这些毕业生事业有成后又会招聘学弟学妹到自己企业就业,从而增加了更多就业机会。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