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地下"血管"14666公里 相连可绕地球半个圈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0-12-08 13:01:19

  电力东北燃气西南

  有序“排队”自有章法

  读者朋友可能会疑惑:14666公里的管线,会不会在下面胡乱排列,乱成一团?

  “当然不是!”市规划局专家说,“试想一下,如果污水管和给水管紧紧排在一起,那么污水管一旦泄露,流进给水管,市民的饮水质量就要受到影响;如果把燃气管道和电力管道布置在一侧,那一但发生泄漏,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么,这些管线是以怎样的“姿态”纵横交错呢?

  按照《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管线在道路单侧布置时,在道路中心线以北、以东,安排布置雨水管、给水管、中水管、电力沟(管);在道路中心线以西、以南,安排布置污水管、通信管、燃气管、热力沟(管)等。自道路中心线向道路两侧,各类管线的设置次序依次为雨水管、污水管、给水管、中水管、通信管、燃气管、热力沟(管)、电力沟(管)。

  以沧海路(华光城路段)为例,如果把马路切开,我们会看到,在道路两侧整齐地布置着几排管线。西侧,距地面0.5米处,是电信管线;0.9米处是燃气管线;3米处则是污水管线。道路东侧,电信和给水管线并排在0.9米深处;电力管线在1米深处;1.8米处是雨水管线。

  “当然,在具体的布置过程中,有些需要根据道路实际情况和原有管线铺设情况做一些改动。比如配合修建轨道交通的需要,也有些本应布置在马路北边的管线被迁移到南边。但总体来说,宁波的地下管线还是错落有致的。”高峰说。

  直径最宽达到2米

  管线也有“高速通道”

  假如您这会儿正经过世纪大道,或者路过北外环线,那么,就在您的脚下,一条“高速通道”已悄然成型。

  何谈“高速”?因为其管口直径达到了1.8-2米,是阿拉宁波目前直径最大的管线,输送能力较以往大大提高。

  这条“高速通道”,是我市自来水总公司着力打造的城市环网供水工程。它西线沿机场路、北线沿北外环线、东线沿世纪大道、南线沿鄞州大道,全长43.7公里。绕城一周,向中心城区和周边乡镇辐射。

  “以往我们主干道下铺设的管线直径,基本上为1米;进入社区的支管道,直径大约为0.3-0.5米。呈‘枝状’由里向外供水。遇到夏季用水高峰,远点的地方有时会因为压力不足而导致水输送不到。”市自来水总公司供水业务部主任何建荣说,这个环状的“高速通道”,管口直径大,压力均衡,绕城一周,由外向里供水,大大提高了输送能力;而且外接全市八大水库,包括日引水50万吨的白溪水库、日制水50万吨的毛家坪水厂,水质条件好。

  据介绍,这条“高速通道”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实现贯通。

  另一种意义上的“高速通道”,则是甬城前段时间刚刚建成的“共同沟”。它的“高速”,体现在但凡公共设施管线,包括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给排水、交通信号等,都被囊括其中,检修线路将不再需要开挖马路,大大缩短了检修的时间。

  “共同沟”全长10.2公里,延展在东西向的中山路、宁穿路、惊驾路和南北向的江澄路、海晏路、河清路的地下。其服务的范围为:北起民安路,南至百丈路,西邻甬新河,东至河清路,服务区面积总体约为4平方公里。

  “共同沟”配置了非常现代化、智能化的监控管理系统。24小时的全天候巡回监控工作,一旦有漏水、漏气、漏电等现象,机器人将立马从电子检测仪上获得异常信息,并迅速反馈给地上的总控室。维护人员只需“按图索骥”,就能立即查找到故障的具体位置,快速进行维修。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