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子女深情回忆英雄母亲 女"余则成"的传奇人生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0-12-24 07:55:15

▲朱明(右)和姐姐朱晓枫合影。记者 王鹏 摄

朱明展示母亲的烈士证书。

  本月,朱枫的遗骸被后辈从台湾迎回了北京,儿子朱明希望母亲的遗骸能分葬家乡镇海。经本报独家报道后,尘封的历史开始被揭开,朱枫这位传奇女性渐渐从历史的迷雾中走了出来……

  昨天,本报记者专程奔赴南京,找到朱枫烈士的子女朱明和朱晓枫,听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那一天,“外婆”突然变成“妈妈”

  朱明先生是朱枫和第二任丈夫朱晓光的孩子,出生于1938年,平时住在安徽天长市被他称作“写作基地”的地方。这几天,他刚好住在南京女儿的家。

  72岁了,朱先生虽满头白发,仍红光满面,看上去身体非常硬朗,很难想像他与肠癌搏斗了5年。

  朱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是微电子研究员,在做好本职的研究工作外,他花数十年心血,考证有关朱枫烈士的史料,写了《怀念母亲》、《红色女特工》、《铁军女战士碧血洒台湾》等文。

  在朱明的记忆中,母亲朱枫是一位非常漂亮、有涵养、重感情的女人。他回忆说,他记忆最深的是和母亲一起住在上海淡水街的小楼里。

  当时,他叫朱枫的养女陈宜“妈妈”,叫朱枫“外婆”。朱枫非常喜欢朱明,晚上想和朱明睡,但是朱明因不喜欢中间隆起的席梦思床垫,不愿睡朱枫的床。于是每天晚上,等朱明在陈宜床上睡着了,朱枫再把朱明抱到自己床上。于是那段时间,朱明每天在“妈妈”的床上睡着,在“外婆”的床上醒来。

  1948年,朱枫带着朱明去香港工作。在船上,43岁的朱枫告诉11岁的朱明:“我是你妈妈不是你外婆,以后你就叫我妈妈吧。”

  朱明说:“我当时年纪小,不明白外婆怎么变妈妈,后来我明白,叫外婆是为了掩护身份。”

  1949年9月,新中国快成立了。朱枫送朱明回北京上学,母子在船上依依惜别,朱枫深情地对儿子告别:“我很快就回去了。”

  朱明说:“后来自己长大了,想起妈妈和自己说的最后这句话,是越想越沉重的。”

  同年10月,朱枫在香港的工作办完移交。她在给丈夫和儿女的信中说:我也常想念你们,只要脑子一有空,无论在船上、在车里,或在夜深人静时,都会念念不已……几年来,我彻底体验到“人非木石”这句话的真义。在另一封信中,她兴奋地告诉家人:“现在随时可以走得了”。

但是,就在这归心似箭“随时可以走得”的时候,她却又接到了党交给的新使命:到台湾去执行一项更危险的任务。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