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昨日同步上调
昨日上午住建部网站刊发一则重要消息,自26日起,上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五年期以下(含五年)及五年期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均上调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下(含五年)从3.50%调整为3.75%,五年期以上从4.05%调整为4.30%。
央行加息
“靴子”为何意外落下
“这是今年以来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加息之后又一次重要的货币政策调整,显示货币政策加速回归‘稳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说。
加息意在何处?
——利于加强通胀预期管理,防范资产泡沫
当前,我国内外部流动性充裕,通胀预期较强,通胀压力不断加大,11月份的CPI同比涨幅达到5.1%,“负利率”不断加剧。在“负利率”的背景下,居民储蓄难以保值增值,纷纷流出银行体系,可能加大物价压力和资产泡沫。
央行四季度储户调查显示,45.2%的城镇居民倾向于“更多投资(如购买债券、股票、基金等)”,37.6%倾向于“更多储蓄”,“更多投资”已取代“更多储蓄”成为居民的第一选择。
“加息向老百姓释放了这样一个信号,那就是你的存款放在银行是安全的,不会缩水。”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说,“这有利于加强通胀预期管理,防范资产价格泡沫。”
这次加息也凸显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由于影响今年物价上涨的因素,明年都将继续存在并可能进一步加大。“明年一季度可能出现阶段性物价高点,或许前三月每个月的CPI都会超过4%。”巴曙松说,“在物价高点到来之前就加息,货币政策紧缩操作明显提前,有利于降低社会对2011年物价过快上涨的担忧。”
另一方面,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基于流动性偏多之上的货币信贷扩张压力必然较大。“加息加大了资金借贷成本,有利于抑制信贷过快增长,防止投资膨胀、乱铺摊子、盲目重复建设。”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说。
为何选择此时加息?
——与“热钱”博弈,意在防止其大规模流入
为什么在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CPI数据前后、市场加息预期强烈时不加息,而在时近年末、市场预期减弱时却果断加息?
李稻葵说出了其中的奥妙:“在美元、欧元、日元等国际主要货币利率接近零利率、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的情况下,加息很可能吸引‘热钱’流入。这次加息时点选择非常好。欧美国家正逢圣诞假期,股市休市、居民放假,资金调动不便,不利于‘热钱’流入。”
李稻葵还认为,央行在市场预期强时不加息、预期弱时加息,也是与“热钱”的一种博弈,意在虚虚实实,让“热钱”这种投机性短期资本难以预测,防止其大规模流入。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