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意娜和她的学生们成为新桥的第一批行人。
临别之时,乡亲们把他们所能给的最好礼物一一塞进严意娜的手中,它们是3双布鞋和7副鞋垫。
又一场爱心接力
2010年1月,在她即将结束支教生活前夕,严意娜找来当地的一名工程师,请工程师估算造桥资金。对方称,在那里造桥,大约需要57万元。
不久,严意娜怀揣着属于贾家屲人同时也属于自己的造桥愿望回到家乡宁波。57万元成了她的“目标”。
在贾家屲,有一次严意娜爬山回来,在日记中写道:往上爬的一路,请别有太多的犹豫,一鼓作气,更别回头看,不然准没勇气再往上爬了。
与爬山一样,当“57万”成为目标之后,严意娜就毫不犹豫地向前冲了。
媒体再次成为严意娜行动的有力支持者。很快,在宁波出现了一个属于2010年的新名词——“造桥女孩”。从募集到几万元,再到突然收到一笔50万元的无名爱心捐款,尽管中间出现过波折,但结果还是让严意娜感到振奋。
5月底,严意娜和宁波、兰州的几名桥梁专家再次来到华尖河。在现场,严意娜听到的却是泄气话,“严老师,你也太敢想了,居然要在这里造桥,这么大的落差,这么大的跨度……”
设计人员看了现场后则得出结论:“这桥没有百万元建不起来,工程难度也相当大。”
面对否定、质疑,严意娜蹲在河坡差点起不来。如果说一个人时常会遇到困难,遇到打击,那么此刻,这位二十几岁女孩所碰到的就是来自现实的结结实实的打击。
关键时候不气馁。连绵的黄土群山,贫瘠的土地,简陋的村落,渴望得到帮助的人们,让她一直无法释怀的孩子们,此时此刻又成了支撑她精神的动力。
借助良好的经验,在资金与设计上找平衡,在尽量少追加资金的基础上找到最佳的设计方案。5月29日,严意娜又邀请兰州一家测绘公司再次到现场踏勘和测量。回到宁波后,通过本地的桥梁专家频繁和兰州的设计公司沟通。6月底,设计图和初步预算出来了;7月底,最终施工图出来了。
86.8万元!这还是最低预算标准。人家告诉严意娜,实际施工时可能还会遇到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一旦遇到,资金可能还需要增加。90万,甚至更多。
由于严意娜的坚持,由于她身后有无数支持她行动的热心人,由于她置身于宁波这样一座“爱心城市”,造桥的愿望并没有因为资金有缺口而夭折。
甬城是美丽的,甬城的市民是可爱的——有关爱心,在这座东方城市,可以追寻到无数佳话与传奇。
在甬城,“造桥女孩”的事迹再次引发一场爱心接力——
“意娜这个姑娘很踏实,我相信她会成功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捐了1000元后说;有人打来电话,说他没钱,但可以去甘肃义务做泥水工,为造桥出把力;一位母亲带着孩子来到鄞州区慈善总会,表示愿为造桥捐款10万元,作为孩子的成人礼;有位女士通过严意娜的熟人表达了愿意承担工程不足部分费用的意向,她说严意娜的执着感动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