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宁海
“十一五”宁海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稿源: 宁海新闻网  | 2011-01-10 14:51:10

 

新建成的物流园区

 

  重大项目:未来发展得到有力支撑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固定资产投入的多少,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发展能走多远。“十一五”期间,全县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两倍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之大、项目之多、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
  紧紧抓住中央和省市委扩内需的政策机遇,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火车头”,加速资源转换、产业转优、体制转轨、城市转型。近年来,我县深度谋划了一批重大项目,并连续两年开展“重大项目推进年”活动,及时出台实施60亿元政府性投资拉动200亿元社会投资计划,确立了以“两湾(宁海湾、三门湾)、两区(城市中心区、宁东区块)、两电(国华宁海电厂三期、茶山抽水蓄能电站)”六大百亿工程为龙头的重大项目建设思路。
  最近三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300亿元,重点推进新城市中心区、三门湾区域的开发建设,扎实推进下洋涂围垦、游艇俱乐部、磨盘山码头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并积极试用BOT、BT等模式建设宁海湾开发区。2010年宁海县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有力支撑起宁海未来的发展。
  “招大、引强、选优”,围绕转型升级、特色产业发展,近几年我县引进了一批重大项目,既推动了经济发展,又延伸了产业链,优化了产业结构。
  大力实施“返乡创业”工程,引导外出闯市场的能人返乡创业、投资兴办项目,“宁海人经济”正逐渐转化为“宁海经济”。

 

经济适用房阳光小区

 

  城市建设:生态·宜居·宜业

  2010年12月15日,西店镇深化改革加快卫星城市建设会议暨授牌仪式隆重举行。这标志着西店开始正式驶入卫星城市建设的轨道。西店作为宁海北部的重要门户和宁海未来发展的副中心城市,是我县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施区域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也意味着宁海的城市建设掀开了新的篇章,一个“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连着水,城靠着海”的生态型宜居宜业滨海城市指日可待。
  近五年,我县把城市建设作为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之举,围绕构建“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连着水,城靠着海”的生态型宜居宜业滨海城市目标,大力实施“三改三联三突破”工程,积极推进新一轮城市建设。目前,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55%。
  城市框架全方位拉开。南改,北联,中突破,以六大功能区块建设为突破点,城区建设由点到面进一步拓展。新世纪现代商务区初显形象,物流园区、模具城商贸区、兴海路两侧区块开发扎实推进,新城市中心区建设开始启动,临港滨海新城、三门湾新区协调开发,西店卫星城和中心镇培育发展,整体上实现了从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发展的突破。
  城市改造大力度推进。旧城和城中村改造有序实施,城市六大节点和六大片区改造着力推进。结合宁海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建立了“先建设、再安置、后拆迁”的新机制,变“人等房”为“房等人”,有效突破了拆迁难问题。2010年,我县完成城市建设总投资50亿元、城市拆迁50万平方米、征地5000亩的目标。
  城市面貌多角度改善。创新城市管理,大力实施城市绿化、美化工程,积极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全面启动“排堵保畅”3年行动计划,市民的居住和出行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近年来,我县水利、交通等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加快。甬台温铁路宁海南段通车,全市最长的枫槎岭隧道全线贯通,新建、改建公路383公里,建成甬临线宁海南段一期、西山线、兴海路等工程,甬临线复线、西环线等建设扎实推进,城市内外连接进一步畅通。全面完成100公里小流域治理五年计划,区域集中供水能力从2005年的日供水15万吨提高到23万吨,新建、扩建8座110千伏以上变电所。

  新农村建设:村更美事更顺民更富

  胡陈乡南部的车家村,曾经是村道坑坑洼洼,露天粪坑随处可见,猪圈牛圈臭气冲天,垃圾成堆,污水四溢,路人掩鼻……而如今,平坦的水泥路直通村里,村口亭台池阁,曲桥依依,风景绰约;村中道路整洁,绿树掩映,屋舍俨然。现在的车家村,是宁波市“文明村”、“卫生村”、“生态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
  这是近几年宁海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像这样在5年时间里大变样的农村,在宁海数不胜数。宁海大地上,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遍地开花。
  “十一五”期间,我县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基础,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5年来县财政“三农”投入达到22亿元,尤其近三年,连续出台三个一号文件,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三年时间共投入强农惠农资金12亿元,有效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宁海连续四年被评为市级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创建省市级全面小康村58个,数量居全大市前列。
  成片连线环境整治扎实推进,构建形成了“村收集、镇中转、县填埋”的三级垃圾处理网络,所有的行政村实现垃圾集中处理。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联建”的方式,全面推进农房“两改”,截至2010年11月底,完成拆迁4353户,安置农户4027户,拆迁宅基地建设用地复垦775亩,节余土地180亩。
  现在的宁海新农村不仅村更美,而且事更顺,民更富。“破难强基”,行政村规模调整后续进一步完善,行政村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积极引领农民走上了致富的大道。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以规模化带动特色化、产业化、品牌化,全县耕地流转面积21.9万亩,形成5000职业农民经营七成土地的良好局面;努力打造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培育乡村旅游和茶叶、白枇杷、土豆、猕猴桃等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扶持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过去五年,从城市到乡村,宁海实现了县域城乡的整体、协同发展。

  生态立县:绿水青山的靓丽名片

  2009年8月,宁海被评为“浙江省十大生态旅游名城”。宁海上榜生态旅游名城的理由是:走进宁海,感觉她是如此光彩照人,这里秀色可餐的山水间,空气纤尘不染……每个人都能在宁海获得一个与大自然相对而坐的席位,倚天望云、品咂岁月;于天地之间,揽得一份澹然的神采。
  诗意的形容,源于宁海诗意的谋划和打造,源于“生态立县”的战略决策和“环境优先”的发展思路。
  从“十五”开始作出“生态立县”的战略决策,到“十一五”期间提出“环境优先”的发展思路,切实加大生态建设力度,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经济社会建设,把全国生态县创建作为改善城乡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事实证明,这是县委、县政府的一着高棋。这些年,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又好又快态势,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实现了双赢。2009年3月,宁海县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生态县,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自然生态环境排名连续多年位居宁波市首位。
  宁海大做生态文章,不断放大生态优势,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来抓,坚持“全域生态、全程生态、全境生态、全民生态”,构建出具有宁海特色的生态产业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保障体系等“五大体系”。
  深入开展“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相继投入80多亿元,建成生态工程40多项,城区集中污水有效处理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76%和97%,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2%,水质合格率达100%。加强基层生态创建,创建4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2个省级生态乡镇。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坚持这一辩证发展思路,“十一五”以来我县共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651个,涉及投资额9.4亿元。建成环保工业城,2010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6年削减8.2%和32.2%。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不仅使生态环境更好,而且有力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今天,从发展生态工业,到发展生态农业,到发展生态服务业,到推进生态型健康城市建设,实施“大森林大景区”建设,和积极致力于打造长三角最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宁海打造“生态县城”的理念深入人心。良好的生态环境更已经成为宁海的一张靓丽名片。

 

声势浩大的徐霞客开游节

 

  文化事业:文明成果和谐共享

  2010年5月20日,第八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期间安排的中国(宁海)木作文化论坛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专门向宁海授牌,宁海由此成为中国唯一的“古戏台文化之乡”。这是又一块闪亮的牌子,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
  然而,“中国古戏台文化之乡”荣誉的获得,不过是我县近年来大力推进文化强县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方面。除了古戏台,宁海平调、“十里红妆”、泥金彩漆等传统民俗均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前童古镇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许家山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称号……我县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对经济而言,文化是动力,是源泉;对社会而言,文化是纽带,是支撑;对时代而言,文化是旗帜,是风标。“十一五”期间,宁海县委、县政府高屋建瓴,将文化建设作为加快建设和谐新宁海的重要内容,并果断作出了“建设文化强县、打造人文宁海”的决策部署。近年来,我县文化工作取得喜人成绩,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发展,让广大群众得以和谐共享现代文明成果。2009年,我县顺利通过“省文化先进县”验收。
  人文精神培育卓有成效。两城联创,创建学习型社会,打造人文宁海,大力培育和弘扬宁海特有的人文精神,公民整体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塑造出了宁海人大气、开明、开放的良好形象,和宁海良好的城市风貌。
  文化公共服务逐步到位。近年来,我县全面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先后建成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广电大楼、潘天寿艺术中心和县图书馆,开工建设“十里红妆”博物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建成“东海明珠”工程13个(其中省级7个、市级6个),村落文化示范点128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36个)和流动图书站45个,城乡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健全,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正在逐步形成。积极组织开展“送文化”、“种文化”和社区文体艺术节、农民文化艺术节、方孝孺读书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十一五”期间,全县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600多场次,其中大中型活动42项120多场次,群众精神生活不断丰富,文化素养不断提高。
  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着力培育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创意文化等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化发展。积极实施文化产业工程,以“十里红妆”博物馆、东方造像艺术馆等为龙头的民俗文化产业群正在逐步形成。

  社会保障:和谐温馨的民生画卷

  家住大佳何镇的65岁农民王大爷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如今竟然也能和城里人一样,按月领取养老金。那种认为有儿才能养老的情况在宁海已经成为过去式。2009年开始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直接把城乡各类劳动者特别是广大农民都纳入到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当中,真正实现了养老保障的全覆盖。而和儿子一起新搬进经济适用房二期工程“阳光小区”的邬大娘更是由衷地高兴,她想不到在房价“高不可攀”的城区,自己才花了不到二十万元就给患有精神残疾的儿子解决了住房……
  基于“以人为本,民生为大”的执政理念,扎实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构建让发展成果及时普惠民生的体制机制,五年县财政民生支出累计达75.3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得到明显改善。积极开展城乡统筹的教育网、就业网、医疗网、养老网、安居网“新五网”建设,使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宁海民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
  近三年来,我县累计投入教育经费24.8亿元,建设教育项目75个;深化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改革,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实行义务教育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和农村任教津贴制度,教师福利得到较大幅度改善,乐教氛围良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成功探索集团化办学和城乡教育联合体办学模式,农村普高全部向城区集聚。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县、镇、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加大“订单式”、“定向型”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大力开展“充分转移就业村”创建,近年来,通过政策扶持、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结对帮扶等一系列措施,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进一步加快。目前全县农业总人口51.14万人中,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已达24.4万人。已转移农村劳动力中有14.4万人和10.03万人分别从事第二、三产业,从事机械操作、文具装配、宾馆餐饮服务业等。宁海也于日前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首批“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荣誉榜单上,代表宁波市成功上榜。
  在全省率先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7%,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快,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改造基本完成,县妇保院迁建等一批医疗基础设施工程积极实施。
  建立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居家养老制度,全面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多层次、广覆盖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形成。2009年开始,县财政每年出资2400万元,向全县60岁以上老人发放补助金,受惠人数达7.7万人。
  保障性住房从无到有,五年累计建成1887套,在全国率先建立“六房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在全市率先启动并建成总投资达1.95亿元的限价房和经济适用房四期工程。
  五年来,我县扎实开展宁海人素质提升工程、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实施公交国有化改革和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新举措、新政策件件福泽百姓,新工程、新项目个个惠及民生,宁海大地呈现出一幅和谐温馨的民生画卷。
  ……
  五年的光阴在岁月的长河中不过一瞬,然而,五年的变化说不尽,五年的成就道不完。
  五年来,创业创新,转型升级,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凸现出一个“活力宁海”;
  五年来,打击“两抢一盗”,打黑除恶,铲除“日日会”毒瘤,化解社会矛盾,打造出一个“平安宁海”;
  五年来,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积极推进,基层基础建设逐步夯实,民意诉求渠道进一步畅通,干群一心,创先争优,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构建出一个“和谐宁海”……
  回望“十一五”,这五年宁海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这是宁海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的五年,是取得巨大成绩的五年。
  放眼“十二五”,我们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未来五年,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需要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敢于迎接一切挑战,善于抓住一切机遇。
  小康社会,宁波都市南翼区中心城市,长三角区域生态旅游名城,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先行区,生态型宜居宜业现代化滨海城市……
  新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振奋人心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同心协力,一起书写宁海“十二五”大发展大跨越的华美篇章!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