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内迁加工环节 “用工紧张”下的博洋妙招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1-01-30 08:00:09

  品牌营销是关键

  在产品主要依赖代加工的情况下,博洋集团的发展动力靠的是什么?当然是产品研发设计和终端品牌营销。

  在全球金融危机袭来的2008年,博洋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7%,企业营业利润增长幅度更是达到了50%。在2009年,博洋集团的销售额增长幅度又达到了30%左右,企业创造利税也同比增加了三成。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相比起传统的服装纺织企业,采用这种经营模式的企业具有轻资产、高营销额的优点,这样的企业现金流充沛,抗风险能力强。“当然,用这种经营模式开展经营,也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这位人士指出,相比起传统的服装企业,敢于开展这种经营模式的企业首先应当具有较强的品牌营销管理能力,同时则应当拥有高端的产品创新设计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只有这样,企业才可能有能力及时把握市场脉搏,掌控足够多的市场终端销售渠道。

  其次,品牌战略更是必由之路。“中国被称之为‘世界工厂’的背后,所走的道理其实是在为其他一些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做代工,赚取他们微薄的利润。而随着经济格局的逐渐改变,首先,在沿海发达地区,这种仅凭劳动力价格低廉优势而获得代工生产的机会必将逐渐丧失。中国企业必须走自己的品牌之路了。”

  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内迁

  记者注意到,素来注重请人代工模式的博洋,在资金实力日益雄厚之后,也正渐渐对自办服装和纺织加工厂产生兴趣。

  去年下半年,该公司董事长戎巨川已宣布正式成立博洋集团有史以来首个工业领导小组,准备打造一个总占地达500亩的大型工业城。“3年后,博洋的自有产能将扩大10倍以上。”这位宁波服装界的传奇人物这样预测。

  要打造自己的加工厂区,是不是意味着博洋也将要为招工所累?情况却似乎并非如此。原来,博洋集团已经决定,把这个工业城选址放在安徽宿州。

  “我们考察过了,那里有充沛的劳动力,用工成本也比沿海地区要低很多。”林云华称。据他介绍,在事实上,早在几年前,博洋公司就已经做出了决策,陆续把集团旗下的一些加工型的生产企业转移到宿州。

  “事实证明,我们当初的决策是正确的。如果把宿州这家企业放在宁波等沿海地区,这段时间我们肯定也要为招工而疲于奔命了!”林云华说。林透露,目前,博洋在安徽宿州已经开工的企业,招收的工人基本上都是本地人,用工相当稳定,就连春节前后,在沿海地区打工的工人纷纷回流的情况下,公司也不必为员工提前请假而烦心。

  订单上升、企业扩容必然导致劳动力短缺?

  产业升级助企业走出用人窘境

  上月底,宁波利时塑胶公司投资50万元对灌装车间设备进行改造,投入使用后不但节水节电,而且以前此生产线上需要3个人,现在只需要1人,大大节约了用人成本。

  “今后我们将加大生产设备改造力度,争取在用工量最大的生产线上有较大突破。”宁波利时塑胶公司负责人说,这不仅仅是“用工荒”解决之道,更是企业自身转型升级的必然之路。

  晚报记者在连日的采访中了解到,面对“招工难”逐步常态化的今天,我市奥克斯集团、欧琳集团、双马塑机、利时集团、广博集团等大型企业纷纷引进自动化设备,努力减少用工数量或者在增加产量的情况下不增加用工量。

  1月26日上午,记者在鄞州区姜山镇一家电表生产企业车间看到,传统生产线上一眼望去满是人——从初装进料、插件,到后焊、高温老化、包装,每道工序都有许多员工在忙碌。但是在旁边的智能电表生产线另一侧,只有寥寥数人在“监工”。根据这家公司提供的资料表明,2012年电表产量将是2010年的1.5倍,但是公司用工量却不准备增加,反而还会部分减少员工。原来,这套智能电表生产线有其“神奇”之处:产品生产完成全部工序的时间压缩至原来的1/10,还能保证品质的高度一致性。更为重要的是,同样一条生产线需要的人工数量从60人可以一下子减至20人。

  同样,每年春节前后,我市众多服装制造企业都要为“没人干活”感到头疼。但是今年诺布尔制衣公司的生产没有受到影响,就是因为去年投入了3000万元引进30台自动电脑横机帮上大忙。30台自动电脑横机可以替代200个左右的工人。该公司今年还将继续投入资金采购自动电脑横机设备。

  春节前一段时间,“阿拉老酒”董事长傅勤峰一直忙碌在营销一线,而不用担心员工紧缺影响生产。因为该公司拥有包括全自动桶装酒工艺等6个全国第一的生产设备,以前需要50多人的车间现在只需要3人。目前,阿拉老酒公司每万吨黄酒产量只需要员工100人,而传统酿造条件下需要500多人。

  宁波市工商联负责人认为,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招工难将成为一种常态,宁波民营企业只有走产业升级道路才是明智的选择,像自主研发、引进新型设备就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一大方向,在当前劳动力成本不断升高,招工难加剧的情况下显得更有现实意义。

  中银增产不增人

  3年间同一条生产线产值翻番

  本报讯张慧琴是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的生产部主管,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那些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她告诉记者,“中银员工流动很少,而且我们总的员工数量都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

  然而,员工人数稳定并不表示企业生产停滞不前,相反,中银每年的产能都在提升。张慧琴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2007年,一条6个人工作的生产线做14万元产值,现在同样的人数,这条生产线的产值已经翻了一番。可以说,在这3年间,中银电池所有生产线在工人数量相同的前提下,产能至少提升了30%。

  “这是因为我们自主研发,对设备进行不间断技术改造的结果。”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剑浩一针见血地说。记者了解到,目前中银电池所有的产品生产线全部由公司独立研发设计。通过对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中银电池每分钟电池生产量逐年提高,从以前每分钟生产200节电池,到300节,再到450节,如今,中银一条“800”生产线,每分钟的电池生产量可以达到800节,在全世界处于领先。

  作为国内最大的碱性干电池专业生产基地,中银电池集结优秀工程技术人才,配备国内最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记者了解到,到目前为止,公司已申请了53项专利,其中已授权的41项,这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率都为100%。

  在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中银每年在研发上投入的巨额资金,2010年,中银光在研发上的投入就有4500万元。2009年,这家拥有1800名员工的企业销售额达到了20亿元,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12%,位居国内第一。

  宁波晚报记者 周立明 黄剑跃 徐文燕通讯员 徐晨敏 商汇 李华年王勇 摄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