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门口的对联,很经典。
人物名片
梅庆生,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浙江文化等课程,先后在《当代文坛》、《茅盾研究》等刊物发表《男孩:成长和疼痛——解读艾伟小说集〈水上的声音〉的关键词》、《缅怀茅盾,放眼未来——纪念茅盾逝世20周年暨第七届茅盾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评》等论文多篇,参与和主持全国哲学社科规划项目《新时期作家与儒家文化精神》、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当代宁波作家研究》等多项。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我国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从何而来,又有哪些特点?怎么撰写一幅妙趣横生的对联呢?昨日,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梅庆生做客宁波市图书馆“天一讲堂”,为市民做了一堂名为《对联趣话——从春联说开去》的讲座。
◇对联的历史◇
本质特征:对仗和谐
对联,又称楹联、对子、联、联语、对句、联对等,由两个互相对偶的句子组成:上联(出句)和下联(对句),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上,可贴于门、厅堂、柱子等。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与中国特有的书法、文学、雕刻、建筑艺术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2006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518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民俗项)。
宁波市的城市形象口号“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天一阁门口郭沫若先生撰题的“好事流芳千古,良书播惠九州”,都是非常好的对联。
楹联最本质特征是“对仗”,其中最关键的是字数和平仄。楹联多数是写成文字,悬挂或镌刻在其他建筑物或器物上。因此,楹联对仗还讲求文字相对。文字相对意味着楹联不仅是语言艺术,又是装饰艺术。作为装饰艺术的一副楹联,要求整齐对称,给人和谐之美。
哲学渊源:阴阳二元
楹联的对称,与古典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的思维观念相通。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就是阴阳二元观念。《黄老帛书》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渗透到古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和解释中。《周易·序卦传》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措。”阴代表坤、地、女、妇、子、臣、下、柔顺等;与此相对应,阳则代表乾、天、男、父、君、上、刚健等。而阴阳观念表现在民族心理上,就是对以“两”“对”的形式特征出现的事物的执着和迷恋。
人们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了一些能引起自己身心愉悦感受的因素,比如具有对称性的形体。久而久之,这些对称性的感受逐渐成为一项美学准则,广泛应用于建筑、造型、绘画以及工艺美术的装饰之中。这些对称美给人以匀称、均衡的感受,体现着稳重、庄严、娴静。
起源传说:两个故事
关于对联的起源,有两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1.起源于先民桃符。贴门神的风俗最早可追溯到汉代以前。《山海经》记载,神荼与郁垒为一对兄弟,擅长捉鬼,人们为了驱凶,在门上画神荼、郁垒的像。左门上叫神荼,右门上叫郁垒,民间称为门神。唐太宗时,又尊奉秦叔宝、胡敬德(尉迟敬德)为门神。“神荼”“郁垒”仅仅是二神之名,并没有独立对仗意识,不能称为对联。
2.起源于后蜀孟昶。据说五代时后蜀国君孟昶喜欢标新立异,在公元964年除夕,他突发奇想让学士辛寅逊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作为桃符挂在他的居室门口。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不仅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
从文学史角度看,楹联应该是从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这个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对偶阶段、骈偶阶段和律偶阶段。
大家比较认可对联产生于唐代,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过年盛况的真实写照。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清人陈尚古《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观赏取乐。从此“春联”流传,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元杂剧和明清小说中的回目多用对联。
进入清代,对联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文人作联日多,专门研究者也出现了,嘉庆进士福州人梁章钜作《楹联丛话》(续话、三话)。对联制作越来越长、越来越巧,使用越来越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