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粥,“鸡毛蒜皮”事彰显人性光辉
在接受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采访时,陈杏娣多次说到,“其实我就熬了几十斤的大米,加上一点白糖,一共也花不了多少钱。我做的只是小事,根本不值一提。”而她口中的小事,要做起来还真是不容易。
第一天煮粥,陈杏娣4个电饭煲同时开工,结果保险丝烧断了。家里人一阵忙碌,才把保险丝接上。再煮,陈杏娣就有经验了,两只锅先煮,煮好后再煮另外两只。煤气灶则用来烧姜汤。
陈杏娣用来送粥的三轮车其实很小,她要像搭房子一样摆这几锅粥和姜汤:下面放一层,铺块板,上面再放,车龙头上挂一次性杯子。细心的陈杏娣还在车上搭了一块毛巾,她说,吃粥的人手脏了,好擦一下。
“那几天实在太冷了,才五分钟的路,走到那里毛巾居然结成了冰。我把洗完的锅放在水泥板上,才一会锅和水泥板就冻在一块。”严寒天气让陈杏娣手上长起了冻疮,连日操劳让她的血压也明显升高了。
陈杏娣说,看着大家的笑脸,听着他们说句“谢谢”,比吃什么药都有效。“只要那里排一天长队,我就送一天。如果明年还排,我明年还送。”她说。
“送粥奶奶”的照片和视频被传到网络后,感召到了一批“同盟军”:十几位社区工作人员、一批放寒假的小学生,甚至连台湾籍志愿者都过来加入到“送粥奶奶”的队伍中,争相为外来务工者送温暖。
网友“小萱萱”表示,一位花甲老人以她的身体力行,给予他人帮助和温暖,这种温暖还唤起了大家心底的善意,号召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她的队伍。在“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社会环境下,陈奶奶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却彰显着人性的光辉,传递着人间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