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
教育是需要技巧的,但是葛老师说,教育更需要的是用“心”,用心去疼你的学生,爱你的学生。
作为老师,爱学生并不难,难的是,不分彼此,不论优差,爱你所教的每一个学生,甚至爱你未教着的学生。这是一种大爱。这种爱的背后是博大宽广的胸怀。
教育,其实更多时候就是一门“爱”的艺术。
有一年,葛老师所教的一个班级里有五朵“金花”,她们一个个面容姣好,身材窈窕,但性格叛逆,不思进取,在学校里颇有“知名度”。一次上语文课,内容是宗璞的《西湖的绿》,课堂上,葛老师从大自然的美,讲到人生的美,大家都听得很认真,葛老师从这群女孩的眼中读出了她们对美的渴求。她灵机一动,走到一位头上夹着花发夹的女生身边,取下她的发夹,对同学说:“老师也有一枚非常漂亮的发夹,很想把它夹在头发上,请大家给我参谋参谋,夹在哪一边好呢?”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不行,不好看。”“不好看,不会吧?”葛老师故意把头转向身穿吊带背心、头梳另类发型的被称为“五朵金花大姐大”的张同学一边,说:“老师相信你的眼光,你帮老师设计一下。”张同学直截了当地说:“老师,您用这只夹子夹在头上,人家会说您白痴,叫您神精病的。”“您的年纪和我们的妈妈一样大,怎么能用这小姑娘的玩艺儿?”“哦,是这样!老师年纪是大了点,可葛老师心里还是很喜欢,现在,一想到这种美丽不适合我,葛老师只能忍着心痛把这份美丽藏在心底了。我们学生有学生的美,这种美,美在自然,美在纯真,美在年轻,美在活泼,美在可爱。老师的青春已不再,我的心中是多么惆怅,今天的我哪怕是抓一抓青春的尾巴,也成了一种奢望,一种梦想。可现在有些女孩子,却不懂得珍惜,衣着打扮,过早地跨入了成年人的行列,不管合适不合适,也不管漂亮不漂亮……”葛老师一边说,一边观察,这时她发现:张同学低下了头,另外几个女孩子的头也都低下去了……第二天,葛老师发现吊带衫不见了,披肩发也梳成了马尾辫。
张同学的性格有点像男生,非常倔强,对于老师,她一直是采用冷眼旁观的态度,虽然半学期下来变化不小,但成绩依旧毫无起色。其他“金花”的学习热情、学习成绩都提高了,她却一个人远远地落在后面,期末只考了三十七分。第二学期,葛老师试着从母亲式的关怀转向朋友式的关心,拉近与她的距离。平时与她多交流,上课多提问她,课间多表扬她。那天考试后,葛老师把她叫到自己身旁,替她面批,结果仍然只有四十分,葛老师却最后给她打了六十分。葛老师对她说,这二十分是老师借给你的,相信你下次一定能考及格。张同学感动了,当即表示了要好好读书、好好做人的愿望和决心。借二十分,葛老师或许想不到,她这一借,对于一个学困生而言,给的哪里只是分数,还有巨大的信任、鼓励和无私的爱啊!从那以后,张同学就像换了一个人,她开始主动学习,开始收敛自己原本放肆的言行……中考时,虽然考了六十九分,她却十分惭愧地对葛老师说:“老师,没有达到您的要求,我真难为情。”
葛老师的班级里有六位单亲学生。家庭的变故使这群孩子变得异常脆弱。这些孩子,闭塞、敏感,自尊心特别强,有的甚至自暴自弃,玩世不恭。一学期来,葛老师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们。
其中一个生长在特殊家庭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喜言辞,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感情。尽管在平时,葛老师都是寻找机会与这个孩子交流,但他的学习态度忽冷忽热,成绩起起伏伏,令人担忧。几番提醒,也无济于事。她从孩子的妈妈那里了解到,他每天在家里嚷着要爸爸,如果爸爸不回来,他也不想读书了。葛老师知道这个情况后,每个双休日都把孩子带回自己家里,与她自己的孩子一起写作业,一起学习,还让大家主动与他交谈,与他玩耍。慢慢地,他开始融入孩子们中间;慢慢地,他的脸上有了笑容……一天晚上,葛老师接到了孩子妈妈的电话,母亲在电话的那头哽咽:“老师,您这样尽心尽力,我这个亲生母亲也自愧不如,我本来是想和他爸爸离婚的,现在为了孩子,我再也不提离婚了。”葛老师很欣慰,自己的一片诚心感化了一个母亲,也挽救了一个家庭。
葛老师在每一届学生中考前都会给他们写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其情殷殷,其心拳拳。她在信中回忆这一年大家相处时的一幕幕动人情景,细述他们成长路上发生的点点滴滴,祝贺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激励他们“人,只要活着,就要奋斗”……这一言一语都化作浓浓柔情,敦促他们用青春之笔去绘就绚丽多姿的人生。
葛老师教育之路上的点点细节,汇集起来,就是一本厚重的“爱的教育”,一条深邃绵长的爱的河流。
“画出的是彩虹,落下的是泪滴”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也如种庄稼,很多人只看见收获时那金灿灿的稻田,却看不到播种时洒下的汗水。
在跃龙中学的十多年时间里,葛老师所教的班级不仅成绩好,而且她的学生也看起来特别懂事。一些原本有这样那样诸多问题的学生,只要到她的手里似乎就能发生“质的变化”。为此很多人欣羡,也感到疑惑、好奇。然而,打开她的班主任手记,看看她对班级做的每一次“学情分析”,我们或者就能找到一些答案,我们能看到她为此默默地付出了多少。
葛老师在每一次新接班后,在每一回学生考试后,都会进行一次“学情分析”,说是“学情分析”,其实又何止于学情。从学生成绩到学生特点,从每个学生的个性到行为,从学生类别到家长类型,归类、分析,问题、对策,其全面、细致简直就是一份“国情咨文”。
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关注学生,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才能对有问题的学生对症下药。这每一次学情分析就是一次“庖丁解牛”,让葛老师对每一个学生了若指掌,也因此,她的教学、教育和班级管理总能做到“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
葛老师说,她教学的成功,主要归功于情感的投入,也就是一个“爱”字。
“因为爱,所以爱”,就像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是一种天性,老师对于学生的爱是一种天职。这种爱,不图索取,不求回报,无私而神圣。
每到节假日,葛老师的家里总是挤满了来看望她的学生,或毕业的,或在读的,看着如桃李般芬芳的学生,葛老师的心中洋溢着为人师的快乐,学生不时的一句体贴暖心窝的问候,更是经常让她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对她而言,这就是最丰厚的回报。这种回报与金钱、物质无关,那是学生心灵的“反哺”。
在葛老师眼里,她家中最宝贝的是放在客厅最显眼处的九百九十九只千纸鹤。那是她收到的最珍贵、最厚重的礼物。这里珍藏着一份令她感动的回忆,只要一想起来就让她觉得温暖无比。
那是2003年,葛老师因患重病住院。一天,她正躺在病床上。一阵轻轻的敲门声后,病房的门推开了。她看见门口齐刷刷地站着一排鼻子小脸都被冻得通红的孩子,他们怀中抱着一个装饰精美的扎着缎带的小纸盒。他们一看到脸色惨白的葛老师,一个个未曾开口就已泪流满面。她强挤出笑容,对她们说:“哭什么,老师不是挺好的吗?过几天就好了,还可以给你们上课,还可以和你们一起堆雪人。”
过了半晌,班长叶冰怡开口了:“葛老师,今天要来看您的同学很多,班主任怕影响您休息,就选了我们几位把同学们给您准备的礼物带来了。”他们把一个纸盒放到了她的床头柜上。这里面会是什么?葛老师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啊,一瓶装得满满的细致又精巧的千纸鹤出现在她的眼前,多么美丽的千纸鹤啊,五彩缤纷,栩栩如生。
素有“小博士”之称的徐声亮推了推鼻梁上的那副大眼镜,一脸严肃,对她说:“葛老师,我们折千纸鹤的时候心可诚了,像陈常金,他折一只,嘴巴里就默念一句‘葛老师早日康复’。刘湘杨他们几个人,从来没有折过,就拼命学着折。”一边说,一边还比划,模仿着这些同学的动作。此时,她的泪水再也止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