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想把“赶货应急队”规模化
陈瑜辉,30岁,金华人,在宁波打工快10年了,他看到了“赶货应急队”里蕴藏着的商机。
上个月,他注册了心诚劳务公司,要把分散的“赶货应急队”组建起来,再和急缺人手的企业对接,打造出规模化效应。
“以前是春节前招工难,而现在招工难向年初、年中各个时段蔓延,听说永康的‘赶货应急队’开始形成了规模效应,生意都快做遍长三角了。”陈瑜辉对“赶货应急队”未来的前途信心满满。
在他看来,中小企业员工的稳定性差,临时工队伍在这时充当“灭火队”的角色,能和企业实现双赢。
他的劳务公司刚成立,就在宁波招工网上投了“临时工队伍”的广告。短短2天时间,就有江北、鄞州的几家企业和2支“赶货应急队”抛来合作意向。
完善管理模式大有前景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经贸分院副院长林乘亮认为,“赶货应急队”的产生,是由于一个企业在遇到偶然性订单和大订单时,现有的员工结构不能完成订单要求,而“赶货应急队”缓解了企业临时性用工荒问题。
他说,在用工荒和求职难并存的社会矛盾下,以“赶货应急队”形式存在的临时工队伍,符合一些求职者及企业的内在需求。“从长远来看,这种新的人力资源调配模式大有前景,但需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调剂生产力。”林乘亮说。
宁波晚报见习记者 罗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