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海曙率先尝试对预付式消费开展主动监管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1-03-10 08:09:58

  昨天本报在A18版推出的《预付式消费,怎样才能让我们更放心?》组稿,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而从社会各界反馈中记者了解到,为了维护消费者利益,规范预付式消费的相关经营行为,海曙工商分局近期已采取相关措施,在我市率先尝试对发售预付式消费卡的经营者开展特别监管。

  天一商圈首先试点

  针对预付式消费投诉高发的社会现象,海曙工商分局已着手尝试对相关经营户进行先期介入管理。作为宁波的核心城区,海曙区的天一商圈一直广为社会关注,而海曙工商此次尝试也正是从天一商圈开始。

  “近几个月来,我们对天一商圈的每一家经营户都进行了走访。我们由易及难,从之前参加过‘无理由退货’的20家企业开始,然后走访了美容、餐饮企业。最终我们确定,天一商圈里共有71家经营单位在向消费者发售预付式消费卡。”海曙工商分局市场科科长张斌昨天告诉晚报记者。

  “这里所指的天一商圈,具体包括天一广场、和义大道和月湖盛园。”张斌称。

  为预付式消费经营单位特别建档

  据张斌介绍,在走访过程中,工商部门所做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采集信息,建立预付式消费经营单位专门的“精细化”档案。

  海曙工商分局所谓的“精细化”档案,其实是把上述71家发售预付式消费卡的经营户每一家经营户的下列内容进行存档。

  这些内容包括:营业执照及其真实老板的身份证的复印件,企业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经营期限,此外,还包括该经营户向消费者发出的预付式消费卡上面标注的详细内容,经营者因预付式消费卡与消费者签订的相关合同复印件等。

  “我们研究发现,消费者购买预付式消费卡后,权益受到损害,最主要原因就是消费者甚至是相关监管单位对相关经营者的信息了解不充分,或者不真实,这导致相关经营者‘人间蒸发’后,消费者无从维权。”谈到“精细化”建档的必要性时,张斌解释。

  “在走访中,我们就发现了这样一个普遍的问题。”张斌称,“向经营者购买预付式消费卡的消费者,有的或许知道自己付钱消费场所的相关技师或员工的姓名,大部分不知道该消费场所老板的姓名!”

  张斌告诉晚报记者,在建立了这类经营单位的详细档案后,万一发生预付式消费卡纠纷,工商部门将能较为顺利地找到经营者及时解决问题。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