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慈溪
三北半岛的沧海桑田——慈溪历代围垦遗存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1-03-13 07:32:17

  主讲人:方东1972年11月生,加拿大魁北克大学项目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副研究馆员,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儒学学会会员。已编著出版有《中国上林湖青瓷》、《三北围垦文化史稿》、《换个角度看历史》、《东海仙境伏龙山》等20余部著作。

筑塘旧照

唐景龙年间所筑中横塘遗迹

  【三江人文讲坛·宁波历史文化遗存探幽】

  众所周知,慈溪是围垦之地。今慈溪境内约90%的土地均系围垦而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不少专家学者致力于慈溪的围垦文化研究,浙江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地理学家陈桥驿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对慈溪的围垦进行了深入考察后曾指出:“慈溪有个海塘博物馆,是个三北半岛形成的博物馆,它从(北宋)庆历七年筑大古塘起,二塘、三塘、四塘、五塘、六塘、七塘、八塘、九塘,一直到十塘,这个博物馆,肯定会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

  三北半岛的围塘始于越国时期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慈溪就已有零星的散塘围筑。要了解慈溪的围塘情况,首先必须来了解一下三北半岛形成的历史。

  三北半岛的位置,大体是今慈溪市所辖的境域,还包括余姚市的低塘、朗霞、泗门等镇街道。也就是宁绍平原北部临杭州湾凸出的一个半岛部分,南部至翠屏山脉而止,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

  关于三北半岛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0万年前。据《浙江通史》所载,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自从第四纪更新世末期以来,依次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海进、海退,分别是星轮虫海进、海退时期;假轮虫海进、海退时期;卷转虫海进、海退时期。其中星轮虫海进开始于10万年以前,海退开始于7万年以前;假轮虫海进开始于4万年以前,海退开始于2.5万年以前,盛时,东海海岸线在今海岸线外约600千米处;卷转虫海进在距今7000—6000年前达到最高峰,海水直拍四明山北麓,海退开始于5000年前。

  不过关于卷转虫海进的时间划分,还存在一些疑点,既然在7000-5000年前存在有河姆渡文化,那么海平面上升到最高峰时应该是在距今5000年前左右。

  可以确定的是,在距今约5000年前的时候,今翠屏山北麓一带都是港湾,海水直拍山脚。

  然后海水又逐渐退去,500年后海水退至今329国道南侧一带。大约在大禹时代(约距今4100年前),由于气候变化又迎来了一次大洪荒,海岸线又退回到翠屏山北麓,并且此后基本上稳定在这一线。

  至商周时期,翠屏山北麓沿山一些高坡已逐渐有人居住,今考古出土有100多座商周古墓可证明当时的人类活动遗迹。大约在春秋时期,这一带属越国境地,由于史书记载勾践王朝曾开展过大规模的兴修水利及围筑塘堤等活动,因此在今翠屏山北麓沿山高地一带已有早期围塘的痕迹,然今已不可考。

  在三北一带目前已知的最早古塘,是位于今龙山镇方家河头村山腰的高塘遗址,全长约1公里,大体为东西走向,据传建于秦始皇时期。

  在三北地区所围的汉代古塘,据考证为从达蓬山北麓的窖湖塘东起,向西连河头护村大塘、灵绪湖塘、东埠头芦柴塘、鸣鹤杜湖塘、白洋湖塘、桥头上林湖塘、匡堰古银锭湖塘、横河烛溪湖塘、秦堰秦湖塘而接陈山古垾海塘。根据各类资料记载,在东汉初之际已形成上述湖泊,因此可知筑湖与海相脱离的湖塘也就是当年的海塘。上述湖泊的形成,说明当时的三北沿山一带已广植水稻,人口也已相当密集。

  中横塘是官府主持的第一次大规模围塘

  随着越窑青瓷产业在汉代围塘之内区域的蓬勃发展,至唐代初期,沿山盆地的狭小空间已严重阻碍青瓷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当时的余姚县府主持了三北半岛内第一次大规模的围塘活动。

  现存双河堰的资料证明此塘是唐景龙年间由余姚县令张辟疆所围筑。

  光绪《余姚县志》载:“唐景龙元年(707),余姚县创双河、洋浦二闸于漾塘。南曰双河,北曰洋浦,泄上林暴水。”又据《慈溪水利志》载:“唐景龙(707-710)中余姚县令张辟疆修白洋湖。”

  我们知道,有闸必有塘。河闸旁有河塘,海闸旁便是海塘。

  双河闸、洋浦闸今存,位于洋浦上游,是三北半岛古代非常重要的一项水利设施。两塘相距约200米。

  根据三北半岛的历塘自然成涂规律可知,洋浦以东的东部地区一般自然成涂大多要比洋浦以西区域缓涨数百米不等。

  而通过实地调查和考察,在双河闸的东侧,今还存有一条与双河闸并行的古塘遗址,西起双河闸,向东经鸣鹤场北侧的中横塘凉亭而至位于东埠头北侧的东横塘凉亭止,全长约25公里。

  而在洋浦闸的西侧,则是与洋浦闸并行的东横河和东横河塘遗址。东横河塘从洋浦闸起而西至石堰闸,全长约20公里。

  从以上调查资料可知,以双河闸、洋浦闸为中心,其东西两侧各有古塘遗址,由于闸建于唐景龙元年,由此可推知塘也建成于唐景龙元年。因为无塘不可能建闸。而建塘的县官应该就是筑塘后又修白洋湖的余姚县令张辟疆。

  而考此塘之名,约可知其中段为中横塘,东段为东横塘(东横塘之名光绪《慈溪县志》也载:“东望塘,县北三十五里,慈镇分界,釆访册。”清道光年间范观濂诗中也有云:“宓家埭过竹山桥,洪魏相连路一条。长忆东横塘下走,乐家畈里乐逍遥。”),那么按照一般规律,可知洋浦闸以西段为西横塘。然而今此塘却名东横河塘,如省却河字,亦称为东横塘。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这与当时的慈溪县设县有关。

  大家可能有所了解,慈溪县设县在唐开元二十六年,而张辟疆筑塘是在唐景龙元年,即公元707年。就是在筑塘后31年,慈溪县成立了,此后两县基本上以洋浦为界,洋浦以东的区域包括中横塘、东横塘全划归了慈溪境,而洋浦以西的西横塘则仍归余姚县。由于已属两个不同的县域,西横塘于是必须改名,因为从地域方位来说,该塘已位于余姚县的最东部了,于是,西横塘便在余姚境内又改称为了东横塘,东横塘河也便逐渐简称为东横河了。此亦东横河地名之出处及由来。

  由于该塘三段名称不一,我们取以守中原则给此塘定名为中横塘。

  中横塘是三北半岛内官府所围筑的第一条大规模古塘,比我们以前所称的北宋余姚县令谢景初所筑的大古塘更早了340年,并且规模更大。

  中横塘的发现,也打破了原来一直所称的“唐涂宋地”的说法,把三北半岛南部成陆的历史往上推移到了唐代初期。

  中横塘的围筑,极大地拓展了三北半岛的土地空间,为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也为越窑青瓷业的扩大再生产和窑工生存生产条件的改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中横塘的围筑,亦为三北半岛集镇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三北最早的三大古集镇东埠头、鸣鹤等就是在中横塘筑成以后逐步发展而成的。

  中横塘之后的历代古塘

  在实地的调查中,发现中横塘北侧有上塘。

  上塘分东西两段,东段起自龙头场,向西经田央官庄桥、甸山古藕桥、王家路镇龙桥、淞浦三眼桥、掌起上闸桥、淹浦洞桥、福山黄山桥、鸣鹤杜家桥至于镇龙桥。即沿快船江河塘。

  西段东起乌山南麓,向西经峙山南麓、黄沙湖、柏山(皇清堰)一带。

  东段上塘今地名仍存,如今该塘掌起老街段,老百姓仍称上塘路、上塘街。1992版《慈溪县志》亦有载:“(龙山区)快船江又名上塘河。”

  那么上塘所建何时呢?据考证是在吴越国时期。

  在今乌山南麓和峙山南麓,分别有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六年的如意讲寺和建于后周广顺元年的西福昌教寺,可见在五代后期已有人集居于此;而在其西侧的柏山南麓,也有一支胡氏于后周世宗显德二年从常州迁居于此。而在东段的掌起上闸桥南岸,考古发现有两处北宋中期的古窑址,其旁之浦即据此称为古窑浦。

  从以上信息可知西段至少在五代前中期上塘已经围筑。那么五代时期,这一带属吴越国之境,由于吴越国王钱镠在位期间重视围海筑堤、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因此上塘应该是在这一时期所筑。而东段上塘之围筑,应稍晚于西段,估计在五代末期。

  上塘北侧有官塘。

  官塘与上塘的距离很短,约500米。官塘也分东西两段。

  东段官塘起于龙山大岙接镇海段,向西经龙头场下街、田央黄老街、甸山下街、范市官塘路、松浦下三眼桥(即淞浦闸桥)、松浦司城北门、裘市高塘、淹浦下街、师桥东桥头街、高店跟市街、福山老街、韩家老街至洋浦。

  东段官塘地名还存,清道光年间范观濂也有诗云:“官塘大路短长亭,处处行来路尽平。曲径通衢俱石砌,东西南北势纵横。”

  可见官塘是一条从镇海直至杭州的御海长塘。

  西段官塘东起洋浦烟墩,沿329国道南侧塘河向西经枫林、桥头老街、东塘陈家、封山南麓(封山司城)、宋家漕走马塘、匡堰后张埭、华家武陵桥、乌山北麓、眉山岭、历山牌轩头、芦城庙一带。

  此塘即余姚县令谢景初所修的自上林(洋浦)至云柯(低塘)段的谢令塘。

  西段官塘建于北宋庆历七年。清康熙《余姚县志》有载:“宋庆历七年,县令谢景初自云柯达于上林为堤二万八千尺,其后有牛秘丞者,又尝为石堤,已乃溃决,于是岁发六千人,役二十日,费缗钱万有五千,仅补罅隙,民疲而害日甚。”

  该塘所建时无塘名,王安石在庆历八年七月为之记时仅以“余姚县海塘”为之名。实与后人所称的大古塘有异。因该塘与东段官塘正好相衔接,故以官塘而名之。

  谢令塘向西所接,为今姚北段省塘。省塘东起芦城庙一带,向西沿329国道南侧、至泗门段转至329国道北侧而至临山卫城南一带。省塘北距大古塘约一里。

  东段官塘所筑应稍晚于西段,又因在南宋初已有明州舶司管内劝农沈恒迁居于塘内,故东段官塘之围筑当在北宋中后期之时。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