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慈溪
三北半岛的沧海桑田——慈溪历代围垦遗存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1-03-13 07:32:17

大古塘朝北凉亭

上塘河及古塘遗址

师桥横新塘桥

  官塘之后便是今所称的大古塘。大古塘亦分东西两段。

  西段大古塘初名莲花塘,俗呼后海塘。其址今存,东起洋浦大桥,向西循大塘河经吴山南麓、鼎峰北麓、白沙老街、浒山所城北、庙山南麓、历山老街、低仰堰、周巷平王街、埋沟桥而出余姚桑家至临山南门山。

  西段大古塘建于南宋庆元二年,该塘建成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历时达245年,积数代之功而成。

  关于西段大古塘,今多与谢景初所筑之古塘相混淆。其实南宋时为大古塘作记的著名诗人、参知政事楼钥在《海堤记》文中写得很清楚:“余姚为绍兴壮县,岸大海者八乡,分东、西二部,绵地一百四十余里。旧有长堤,蔽遮民田。孝义、龙泉、云柯三乡沙涨土高,无风潮冲决之患。开元、东山、兰风、梅川、上林五乡间有缺坏,实为民忧。庆历七年,县令谢景初自云柯至于上林为堤二万八千尺,王文公记之。后百五十年为庆元二年,县令施君宿又自上林而兰风为堤四万二千尺。其中石堤四所,为尺五千七百,又其创建者也。”

  一是“旧有长堤,蔽遮民田。孝义、龙泉、云柯三乡沙涨土高,无风潮冲决之患”。

  说明在大古塘之前是有长塘的,此塘应该是谢景初所筑之谢令塘,而又因孝义、龙泉、云柯三乡沙涨土高,无风潮冲决之患,则说明今周巷、历山、低塘一带所筑旧塘是可以用的。

  二是“庆历七年,县令谢景初自云柯至于上林为堤二万八千尺,王文公记之。后百五十年为庆元二年,县令施君宿又自上林而兰风为堤四万二千尺”。

  说明谢景初所筑之塘与施宿所筑之塘是两条不同的塘,这里有个“又”字,然后仍自上林起而至兰风全线而筑,而筑堤长度达四万二千尺,比谢令塘增加了三分之一长度,这与从洋浦到低塘之长度为三分之二、从低塘到临山的长度为三分之一是吻合的。

  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宋南渡之后谢令塘沿线之内已有大规模的家族迁居而住,如谢令塘与大古塘是同一条塘的话,则大古塘要在元代才彻底建成并有安全保障,那么这些南宋时期已迁居的家族如何在此居住呢?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

  因此事实就只能是如此,这是两条不同的古塘,前塘为谢令塘,在今329国道南侧,后塘为莲花塘,即今称大古塘,在今329国道北侧,两塘相距很近,约在数百米。

  东段的大古塘略晚于西段所建。又分东西两段。

  东段又称老塘,筑于明洪武年间,据清咸丰元年《师桥沈氏家谱》载:“明太祖洪武年间倭寇未靖,信国公汤和奉上命巡阅海疆,建筑观海卫所诸城廊……(真五公)来道左一谒见,汤公重其才貌,辄举贤才,俾与督工役,役成有功,荐授江南江宁府上元县今。公虑不自保,辞职不受诏,上书极言边海潮患,乞发帑整植捍海塘。太祖高皇帝可其奏,命筑边海堤塘,疏通水道,自观城至龙山所。”

  从上可知,东段老塘起自观海卫城,东至龙山所城。根据实地调查,该塘仍存,塘址西起观海卫城东南侧的泽山南麓,向东经师桥塘下、淹浦塘下、裘市老塘、范市老塘村、龙头场老塘路、龙山所南门外至石塘山。

  西段又称横塘,筑于南宋晚期。该段东起泽山南麓,向西经古花桥、观海卫南门外、韩家义桥而至于洋浦。由于今存的古花桥东栏上刻有“始建于宋景定五年”的落款,由此可知在南宋景定五年横塘已建成。

  大古塘后是新塘。新塘俗称二塘。建于明永乐年间。

  明万历《余姚县志》有载:“后海塘(大古塘)渐固,潮浸却。永乐初始于旧海塘之北筑塘,以遮斥地,曰新塘,以别旧塘云。”又有《两浙海塘志》注:“海塘渐固,潮寝却,沙瑞日坟起,可艺。至是,始筑新塘于旧塘之北。后,沙瑞益起,海水北却十里许,其中益可耕牧云。”

  新塘东起伏龙山西南麓,向西经田央新塘、范市新塘头村、洋山新塘跟、师桥新塘凉亭而至卫山东麓,然后自卫山西麓经洋浦横新塘、择浦横新塘、白沙横新塘、教场山南麓,然后逐向南偏经宗汉新塘村、新塘下,而出周巷西至临山北门山。全长约60公里。

  从三北半岛整个区域来讲,新塘后横贯东西的长塘是榆柳塘,即俗称的三塘。但洋浦以西地区因正处于半岛凸出的部分,故在新塘与榆柳塘之间还有四条增塘,其中两条属分界塘,两条为御潮塘。

  根据历代围塘考证可知:秦代三北半岛的海岸线为翠屏山北麓,沿麓山岙均为泊舟之港埠;汉代三北半岛的海岸线大体在今沿山公路(横筋线)一线,塘内山岙或为湖泊,或为稻田,人们居住于山坡高地一带;唐代三北半岛的海岸线大体延伸至东部上快船江北侧及西部东横河一线;宋代三北半岛的海岸线大体在今329国道一线;明代初期三北半岛的海岸线大体在龙山所城、观海卫城、浒山所城北侧一线;清代(约1840年前后)三北半岛的海岸线大体在伏龙山及大岐山、向头山、胜山北侧一线;民国时期三北半岛的海岸线大体在今七塘公路一线。

  由此可知,三北半岛秦代为海,汉代为涂,唐代成陆,这与史书记载“秦则海也,汉则涂也,唐则灶也”是相吻合的。

  慈溪围垦文化的亮点

  三北半岛是一个二千多年来逐步围垦而成的区域,境内东西横贯的长塘达二十余条,全长在一千多公里以上。这是全国其他地区所极其罕见的。在历代相继的围垦实践中,慈溪民众攻坚克难,众志成城,创造了领先于全国及其他地区的围垦文化,也使慈溪成为全国闻名的围垦之城。

  慈溪的围垦文化领先主要表现在技术上的领先。

  古代的围塘技术始于最初的“版筑之法”,在五代之前全国大多以该法围筑塘堤,至五代吴越国王钱镠发明了“石囤木桩法”,北宋时期工部侍郎张夏和著名改革家王安石又分别发明创制出了“叠砌法”和“坡陀法”,围塘技术逐步进步发展,至南宋时期,浙西提举刘垕又创造出了“备塘法”,即在海塘内侧再挖一道内河,亦叫“备塘河”,以消纳海水。一旦海塘决堤,或特大潮汛袭来,咸潮侵入海塘,备塘河就可以蓄存咸水,随后再排泄出海。而挖河所取之土,又在河的内侧堆成一条土塘,称为“土备塘”。作为第二道防线以挡御咸潮,可保土地不致被海水浸渍而盐碱化。这一发明以后便在全国大力推广,刘垕也成为了当时著名的发明家。

  其实备塘法是在三北地区最早发明并实施的。唐景龙年间所筑的中横塘西段(即东横河塘),用的就是备塘法,塘内有河,河内还有塘。而在五代时期所围的上塘,也采用的是备塘法。可见慈溪早在刘垕发明“备塘法”约500年之前,就早已广泛使用该法筑塘了。

  而在当代,慈溪又在两个技术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一个是丁坝促淤技术。丁坝促淤是三北围涂的首创。从宋代起,三北人民在围塘过程中发现深入海中的山丘能自然促淤,遂在实际围塘中进行操作,向海中先竖直塘,效果很好。解放以后,为进一步加强对该促淤方法的整合,1964年12月慈溪县政府与华东水利学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合作对丁坝促淤又作了系统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效果。此后丁坝促淤技术在全国被广泛应用,极大地减少了围塘资金和时间。

  另一个是泥芯坝筑堤技术。泥芯坝筑堤方法是三北围塘工艺的一项重大创新。也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围塘技术。该方法的主要工艺流程为:清基—打毛竹桩—铺设土工袋—泥浆泵充填土工袋—泥芯坝填筑。

  泥芯坝筑堤主要可以就地取材,可用泥浆泵抽淤填入土工袋,然后再在其外侧坡面进行抛石渣和块石保护。

  新世纪以来慈溪的几次大的围垦工程中,泥芯坝筑堤技术因施工成本少、进度快、工艺简单等优势,被浙江省围垦局所关注并推广,已被全国众多地区学习和模仿。

  浙江是全国的围垦大省,慈溪则是浙江的围垦第一县市。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