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2011年宁波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施意见
稿源: 中国宁波网  | 2011-03-22 08:40:58

  五、拓展宣传领域,不断扩大法制宣传教育影响力

  19、培育发展法治文化。坚持法律传播与法治文化建设相结合,积极培育建设“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广场”等一批有特色、高品位的法治文化基地。引导和支持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利用群众文艺团体和法制文化创作队伍,进一步繁荣法制文艺创作。充分发挥各种文化传媒优势,组织开展法制书画展览、法制征文、法制电影展映、法制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动,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吸引力。

  20、着力建设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切实发挥主流媒体优势,继续办好宁波电视台《法系乡邻》、宁波电台《法制时空》、宁波晚报“以案说法”等普法专栏专题节目,拓展网络宣传教育平台,强化各类媒体开展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的职能和效果。继续巩固板报、橱窗、宣传专栏、法制学校等传统的宣传阵地,不断完善城市、乡村公共活动场所法制宣传教育设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扩大法制宣传教育覆盖面,推进阵地建设规范化。

  21、组织开展法制宣传“近民工程”。大力弘扬“公益普法、社会责任”理念,以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浙江法治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为契机,开展普法教育媒体行、广场行、乡村行、企业行、校园行等大型系列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活动,鼓励社会参与和支持公益性法制宣传活动。继续打造“天一讲堂•市民与法”、“法在身边”等法制宣传品牌,使法制宣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六五”普法工作保障

  22、进一步加强普法工作法制化建设。深入宣传贯彻《条例》,制定《条例》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普法制度规定,强化普法工作措施,切实增强以法律手段推进普法工作的能力。各地各部门按照《条例》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探索与企业、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合作开展普法活动的新路子,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普法合力,不断完善“大普法”工作格局。

  23、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及时调整完善各级普法教育领导机构,制定“六五”普法规划目标任务分解,保障“六五”普法规划各项任务落实。完善普法依法治理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和标准,努力形成分工明晰、责任明确、协作有力、资源共享、联络顺畅的长效工作机制。

  24、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全面加强专职、兼职普法队伍建设,调整充实普法讲师团、普法联络员、法制宣传员、法制促进员、新闻宣传员、网络评论员等普法骨干队伍,加大业务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发展壮大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组织志愿者开展面向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25、进一步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联系点建设。建立“六五”普法市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联系点,完善联系点工作制度。各地、各部门要做好推荐工作,并结合实际确定各自的联系点,以点带面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广泛开展。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编辑: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