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欸乃打水声,正是闺中捣衣伴。”镇海,这个空气中漂浮着丝丝海腥味的滨海小镇,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江南小城。垂柳、流水、小桥,该有的,一样也不缺。而点缀在院中巷尾的一围围麻石水井,更勾勒出一幅粗茶淡饭、安居乐业的踏实画面。
什么是井,古人云:“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随着整个镇海城区旧城改造的推进,许多村庄和老屋渐次消失。与过去作别的,不仅是生活方式、居住环境,一批日常什物也悄悄叹息着离开我们。水井,便是其中一项。
还记得吗,以往,隔个三五人家,多的是一井一围,相约取水。而现在,放眼整个镇海区,保存完好、或仍能水清如洌的,仅存十指范围内。数来又数去,水井不可得。
辗转民间的总兵府井栏
总兵府井栏
走访水井的时候,意外见到了号称镇海现存最古老的井栏。井栏是围在井上的石圈,多为麻石、条石整体凿成,有四角形、六角形等。
日常所见的水井,第一印象自然是井栏。世人先见井栏,往往不知井与井栏并不是连在一起的。井栏能移动能搬迁,井被填埋覆盖后,井栏却可在别处另觅新家。
一般而言,井栏覆盖在井口边上,口径上小下大,方便人打水而又不至于落入井中。老祖宗终究是动了一番心思的。
翻阅资料,发现最初时,井栏是用木头做的。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第六册的《释例》,对井栏如此解释:“以木为框,周匝于井,防人之陷也。其用与垣同,其质则木而非土。”这便很好地表达了“栏者,拦也”的意思,是为阻挡人落水而设的。江南多山,山形小巧,当地素有石匠,手艺精巧,制作井栏不在话下。因此,井栏不过是古代民居建筑中一个极小的部分。
近年来,区文管会征集文物,意外征到了一个井栏。据考证,这个井栏是明朝万历年间,从一位杨姓总兵府中流出,后辗转民间,它也是镇海现存最古老的井栏。现在,它被安放在吴杰故居内。井栏呈六角形,两处角面刻有字迹。其一写着“万历戊午年督”,另一面则是:“副总府杨□(此处一字字迹磨损不可辩)喜舍”。井口盖着一方条石,覆着下方的一口井,这口井原是吴杰故居内的旧主人开凿供生活之用的。掀开盖子,里面钻出数条百脚(一种土昆虫)来,可见已是很久无人使用的了。
两者配在一起,有点拉郎配的感觉,虽非原配,但在这空荡的院子里,静待时光流逝,倒也别有一番滋味。文管会多方考证该井栏的原址,不可得。有一种说法是,它是总兵府代代使用的。清朝末年,朝代变更,总兵府不复存在,混乱中,如此笨拙的井栏竟也被人搬走了。在别处安放一段时期后,主人不再饮用井水,井栏便寂寞地搁置起来,后来主人将它送掉了。
这么一辗转,井栏的确切来历,真的是说不清了。《雄镇烽烟录》中提到“北岸由记名提督杨歧珍统领的淮军6个营2500人驻守。”这北岸,据考证指的是甬江之北。杨歧珍是镇海记名提督,做过镇海总兵,因此便为杨氏总兵府提供了佐证。又据镇海县志记载,清朝时期的总兵府,大约在西门(今西门社区)一带。而明朝时期的总兵府,因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不能定位了。
看着这个孤独的井栏,你问问它,它依旧是不发一言的,爬在身上的藤类植物,却贴心地给它做了件绿色小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