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下,开启“蓝色引擎”
蓝色梦想,如约而至。
这一次,宁波承载了前所未有的期待——海洋经济已成为宁波能否率先转变发展方式,继续走在前列的关键;这一次,宁波肩负着迈向“深蓝”的国家使命,而这同时意味着,宁波将向海洋这个“聚宝盆”要资源、要财富、要发展,孕育出未来经济的新增长极、区域竞争的新制高点。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无疑为宁波发展开启了“蓝色引擎”。
“海洋资源优势为宁波建设海洋强市创造了‘先天之利’,发展海洋经济,体现在拓展一个全方位、多产业、立体化的空间和领域。”陈飞龙称。
而新的视野之下,也给宁波发展赋予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海洋经济已超越渔业等传统产业,海洋新兴产业被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港口也不再仅仅是港口,还意味着连通全球的大市场、蕴藏丰富的大矿山、连片开发的大工业、四通八达的大交通,宁波将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一起,打造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
——旅游、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在冠以“海洋”之后,也将发生变化;船舶修造、水产品精深加工等传统产业,在迈向新型临港产业之后将产生巨大效益;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海洋能、深海矿产勘测开采、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旅游等新兴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而这些产业的兴起,还将为更多沿海地区带来航运服务、港口物流、金融保险、海洋信息、商贸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兴盛……
宁波的蓝海框架:
“一核、三带、十区、十岛、多点”
据宁波市海洋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发改委副巡视员陈飞龙透露,按照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格局,宁波形成了“十二五”海洋经济的发展思路:“以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港航服务业、临港大工业、海岛资源开发和清洁能源建设为重点”,为此,宁波构建了发展海洋经济的框架:“一核、三带、十区、十岛、多点”。
【一核】以宁波-舟山港宁波港区及其依托的腹地为核心区,重点发展“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规划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平台,优化完善集疏运现代物流网络,加强金融和信息系统支撑,优化港口岸线资源开发,力争发展成为国家物流节点城市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
【三带】即杭州湾、象山港和三门湾及其附近区域,是宁波新型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重点区域,要在科学布局、合理开发、注重环保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建设沿海中心城市、卫星城市、中心镇、开发区和基础设施网络,科学开发深水岸线资源,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建设成为宁波海洋经济的主体区域。
【十区】即在整合提升沿海园区和海岛开发区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余姚滨海产业集聚区、慈东产业集聚区、宁波石化产业集聚区、北仑临港产业集聚区、梅山物流产业集聚区、象山港海洋产业集聚区、大目湾海洋产业集聚区、环石浦港产业集聚区和宁海三门湾产业集聚区。
【十岛】重点开发梅山岛、大榭岛、南田岛、高塘岛、檀头山岛、花岙岛、对面山岛、东门岛、悬山岛、田湾岛重要海岛,着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综合利用岛、港口物流岛、临港工业岛、海洋旅游岛、清洁能源岛等,努力成为我国海洋开发开放的先导地区。
【多点】即在发挥陆海资源优势、整合提升的基础上,在宁波沿海地区规划建设一批海岛开发区、涉海工业园区、海洋高科技园区、出口加工区、海洋风景名胜区以及生态农业集聚区域,切实增强沿海县(市)区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
“海上宁波”,梦想照进现实
“海洋是宁波的优势所在,也是未来发展的希望和潜力所在。宁波将进一步做‘深’、做‘强’海洋经济这篇文章——让海洋资源产生最大效益,让海洋优势助推宁波经济再上新台阶。”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此话显示了宁波人挺进海洋的决心。
而据记者了解,由市发改委牵头草拟的《宁波市“十二五”海洋经济规划》中,对发展“三位一体”的港航服务体系已精准定位——宁波着力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集疏运现代物流网络、金融和住处支撑系统。
-五年后,宁波建成以液体化工、铁矿石、煤炭、钢材等为重点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五年后,宁波建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洋文化和休闲旅游目的地。美丽的海滩上,人们畅想欢笑;繁华的渔港边,千帆点点;“海上牧场”新鲜的东海美味,速递到城市百姓的餐桌。
-五年后,站在连接宁波与舟山的金塘跨海大桥上极目远眺,在北仑港区后方,石化、钢铁、汽车、造纸、造船和能源等沿海临港产业带绵延20多公里。
-五年后,一座人居环境宜人、生态保护良好、贸易繁荣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屹立太平洋西岸。
宁波,如同一把张开弓的箭头,射向太平洋深处。
宁波晚报记者 陈旭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