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公共自行车全面推行为何“难产”?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1-03-31 07:19:38

  声音

  “今年不搞,明年不搞,越来越难搞”

  其实,要求全面推行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市政协委员陈春玲从前年、去年连续两年一直提出相关建议。她曾经对在公交车候车点候车的20位中青年进行了调查,95%以上的受调查者表示喜欢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并希望站点设置在公交车站点附近,这样更加方便。

  陈春玲的建议被媒体报道后,社会反响很大,有企业还向陈春玲提供方案。陈春玲说:“其实企业也挺有兴趣,如果政府是因为资金缺口,可尝试借助市场力量。”相关部门曾答复陈春玲:宁波推行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时机还未成熟。一年又过一年,时机何时成熟?陈春玲说:“我还要提,一直提到底。”

  致公党宁波市委会曾在“两会”上建议,公共自行车参与到城市公交系统后,将成为市民往来公交站点与家的交通工具,可有效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城市公交车、轻轨、自行车联合公交模式,使公交服务网络更趋完善,大大便利民众出行。

  公共自行车的好处显而易见,可就是呼而不出。市政协委员焦浦生对宁波因时机未成熟而不推行公共自行车租赁表示遗憾,他说:“今年不搞,明年不搞,以后会越来越难搞。靠等,不是办法。”

  “现在国内外城市都在搞,为什么就宁波时机不成熟。”焦浦生向记者列举了上海、西班牙的例子后说,“现在城市的发展趋势是给‘自行车让道’,而宁波还在千方百计地为‘机动车让道’,思路要变变了。”

  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不妨先推行

  杨继学

  第一次骑公共自行车是在杭州,当时借了一辆自行车绕西湖逛了一段,到目的地后,就近将车还给了租赁点,既看了风景,又赶了时间,很是方便。当时我心里就想:杭州人就是会营销,弄几辆自行车沿途摆摆,不仅解决了区域交通工具不足的问题,还附带推销了城市景观,更让人品味到这个城市的细心与好客。单就公共自行车而言,我这个外地人得了人家杭州的方便,再想说它不好,都觉得过意不去。可以说,杭州推出的公共自行车这个便民措施,在给民众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形象。

  宁波与杭州不过相距百多公里,但这个花钱不多讨好多的措施,在宁波却难见踪影。不是没人想到,报道中记者的一名同事想到了,但她只能嘀咕了事;恒隆中心想到了,但它只能在小范围内推行;市政协委员陈春玲想到了,但她全市大范围推广的愿望只能停留在纸上。

  想到的人无力推行,有力推行的人却找来“时机还未成熟”的托辞。但在“车位缺口达到14万个左右,‘能不开车就不开车’已成为许多私家车主的共识”、恒隆中心公共自行车租赁点“20辆车每天可以借出百来次”的语境下,这个借口显得多么苍白无力。这只能让对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抱有期待的民众质疑:借口的背后,又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推则推的衙门作风在作怪。

  交通拥堵特别是早晚高峰期间的拥堵,在宁波已经不是部分人的感受,而是不争的事实。解决拥堵问题,给市民一个更顺畅的出行环境也早已被市委市政府提上议事日程,最近我市频出重拳治理断头路就是措施之一。但毋庸讳言,交通拥堵成因复杂,治理起来千头万绪。因此,我们要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只靠来自上面的压力,各相关部门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齐心协力,从自己管辖的范围做起,从自己的手头做起。果真如此,多复杂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说到底,交通管理也是社会管理的一个方面。当前,我市正在积极开展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借着这一东风,不妨从“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这里寻找一个突破口,给解决我市交通拥堵状况开辟一条新途径。而且,前有杭州、上海这样的标杆提供经验,后有市场力量协助资金,按理说,时机已经成熟,不然就真有可能如市政协委员焦浦生所说“今年不搞,明年不搞,以后会越来越难搞”。

  如果说,推行一项政策需要时机,那么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因为想等到万事俱备,可能机遇就倏忽而过。所以,相关部门应摆脱借口,先做起来再说。

【编辑:徐挺】